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长宁新闻 > 正文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

来源:宜宾日报 2016-10-14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长宁县古河中学 蒲德平

地理学科是自然学科的范畴,细研起来,也有不少人文科学的内容,是可以进行德育渗透的。

一、全球观念的培养 初中地理中,世界地理就是实现这一想法的可取材料。首先让学生感知到地球之大,使学生眼界大开,心胸宽广。在学生了解到欧美的发达后,激励学生产生赶超发达国家的冲动,从而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生了解到非洲暂时落后的现实和产生的原因后,可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危机意识。其次,学生了解到世界政治、经济组织后,让其明白全人类也是一个大家庭,即使有些矛盾和冲突,也应和平共处,共同繁荣,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共同权利。全球各国的政治经济是有机联系的,从这方面看,地球也小了,全人类“同居地球村”,大与小是相对统一的,能把“大”与“小”统一起来并处理好,也是一种智慧。

二、理性态度的培养 初中地理的中国地理部分是从事这一教育的很好材料,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我国的自然环境优越,从而产生自豪感和优越感,同时,学生了解到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学生就不会盲目乐观了,居安思危意识的产生,就有了理性态度。学生了解到我国自然资源种类丰富,但人均不足,学生有珍惜自然资源和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后,理性态度就自然产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世界瞩目,国民经济总值世界第二,令国人振奋。但学生了解到我国人均GDP在世界排位只处于中段,感知到我们要走的路还漫长,知道我国经济发展东西差异大,西部有些地区还很落后,我们没有懈怠的本钱,理性态度也就产生了。

三、人文精神的培养 初中地理中,人种方面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自觉抵制种族歧视的思想;中国地理中民族方面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培养民族平等的观念;气候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培养环保观念,自觉过低碳生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学生从中看到人类先贤的智慧,从而产生敬重的情感,可使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旅游知识的了解,可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提升能力,将来发展旅游或参与更多更远的旅游,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潜移默化的德育比空洞的说教有效的得多,正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新闻推荐

长宁镇 凝心聚力发展乡村旅游

本报讯(记者王悠璐宋成均)近日,长宁县长宁镇党委召开中心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并就如何结合长宁镇实际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长宁镇打造特色“...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