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文化人多懂医道,尤其是在乡村,亦农亦医者不乏其人,那些妙手仁心的故事在乡间广为传颂。招远张星镇徐家村的接骨郎中徐礼嗣便是其中之一。
徐礼嗣的接骨医术堪称一绝,不管对方伤在哪里,不论是错位挫骨、断骨裂骨,或是伤筋劳损,他经手一摸便知,精准之判断,与现代X 光片检查几无二致。经他治好伤病的乡亲感激他,送些日常食物作谢礼,他却婉辞不受。
笔者便是受益者之一。少年时,我不慎摔断了左腿,疼痛难忍不能站立行走,母亲背着我,去找徐礼嗣诊治。当年他60多岁。当走到徐家菜园里大柿子树下的井台边时,见徐礼嗣正在挽辘轳浇菜。老人儒雅斯文,三绺黑胡须,精神矍铄,和霭慈祥。他坐到井台边,细致地摸我的断腿处,对我母亲说,这孩子整个膝盖骨错位了,现在出血红肿,等过几天消肿了再对接吧,这样恢复得更快一些。
二次去,老人仍在菜园劳作。他放下手中的锄头,让人紧紧搂抱住我的腰,叮嘱一定勒紧,他两手一前一后,一手扶我小腿膝关节侧端,一手紧握脚踝处,猛然一拉抻,瞬即猛然一推送,我自己清清楚楚听到了轻微的“咔嘣”一声,疼得我大喊大叫骂了一句,母亲生气地给了我一巴掌:“没大没小的东西!多亏了你大爷,还不快说谢谢!”这时,老人边抚摸我的膝骨处边说:“这会儿好了、好了。”并嘱咐我母亲:“先让孩子躺几天,再慢慢下地啊。”“手到病除神仙手,叫你走你就走”,此话不是虚言。不几天,我便能下地行走,左腿完好如初,活蹦乱跳上学去了。
徐礼嗣后将接骨秘法传授给儿媳陈永玲,使这一传统医术得以传承。陈永玲手法精道,特别是对小孩错骨伤筋,“一把拿”,立竿见影。就在不久前,村民徐学君的孙女一反常态,哭闹不止,整整一上午抱也不行哄也不行,连午饭也不吃。大人烦得直骂:“这孩子故意折腾人!”家人脱下孩子的鞋袜一看,顿时吓了一跳:孩子一只脚的小脚趾向外翻着!也不知是啥时候碰的,于是赶忙把陈永玲大嫂叫来。只见她一边逗孩子一边摸挲她的小脚趾,一会儿,小脚趾不外翻了,孩子立即停止了哭闹。陈永玲嗔道:“你看你们叫孩子遭了一天罪,你们还怪孩子故意哭闹。”村里四邻八舍早已养成了习惯:凡是伤筋动骨跌打损伤,必叫陈永玲来看一下,她若说“不用去医院,没大事!”人家心里就踏实了。即便重伤,也请她给做一下前期保护处理再送医院。
徐礼嗣、陈永玲两代接骨郎中不计得失,福泽乡里,深受乡人敬重。民间不知埋藏着多少这样的绝技、这样的高人,如能得到很好的挖掘与传承,一定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福祉。
徐礼嗣旧照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何晓波通讯员张国忠赵晓雷)27日,在招远城区城东某居民区内,李某因不堪丈夫责骂服药轻生。所幸的是,李某的母亲直觉女儿可能出事,到其家中叫...
招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招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