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杨健)“太感谢了,要不是大伙儿伸出援手,俺家这些猪保不住,这个年可没法过了!”近日,招远市蚕庄镇盛家村养殖户王兴春,一户一户地敲开邻里的门,将冒着热气、刚宰杀的猪肉,一一塞到邻居们的手中,连声道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去年12月31日,正是辞旧迎新、喜气洋洋的日子,可就在这天,王兴春家的猪场电路老化突然失火,吱吱地冒起了青烟。碰巧王兴春一家人外出不在,无人看管的猪舍火势逐渐变大,不一会儿便浓烟滚滚。王兴春的猪舍虽然不大,可里面有母猪、猪仔共几十头,是一家老少重要的经济来源,火势一旦无法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碰巧,一位骑摩托车路过盛家村村头的邻村妇女,看到了正着火的王家猪场,顾不得回家,连忙奔到盛家村里,挨家挨户地叫开村民家的大门。眼见邻居有难,村民们面对熊熊大火没有丝毫犹豫,有人搬来沙土、有人找来棉被、有人忙着挑水、有人忙着通知出门在外的王兴春,经过大家齐心协力地施救,王家猪场燃烧着的大火很快被扑灭,在浓烟中乱跑乱撞的肥猪们,没有一头被烧死。
村民们不顾个人安危,及时伸出援手,让遭遇火灾的王兴春一家最大限度地挽回了经济损失,对此王兴春不胜感激,他挨家挨户地走遍了前来救火的邻里,登门道谢,并要送上现金表达谢意,可几十户人家没有一家收取。王兴春又提出把参与救火的乡亲们聚集起来,请一桌酒席犒劳大家,可这一提议依旧被邻里们婉言谢绝:“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么客气干什么?应该做的!”
送钱不收,请客不去,执意要答谢乡亲们的王兴春实在过意不去,灵机一动,便宰杀了一头大肥猪,将热气腾腾的新鲜猪肉挨家挨户地送上门,作为答谢:“一点心意,实在没什么好送的,就当是年货了!”眼见王兴春盛情难却,乡亲们便收下了这份看似微薄、却又满含诚意和感激的特别礼物。“王兴春执意谢恩,置酒邀众未果,采取杀猪送肉之举,乍想此事办得有点俗,但细想起来应该给他点赞。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报恩就要付诸实施,不能虚言客套,王兴春送肉正是这种诚实人所为,而救火者闻讯而至,不请自来,也是人品魅力的体现。王兴春送的不是一份肉,而是感动和真情;救火者得到的不是补偿,而是一份含着泪花的感谢。”眼见救火者和答谢者的高风亮节,村民王保林欣然挥毫泼墨,在一张大红宣纸上誊写了上述文字,并贴在村头供过往者观瞻。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何晓波通讯员张国忠赵晓雷)随着春节临近,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准备购买车票返乡,可如果身份证丢失那可不是一件小事。昨天,在招远务工的新疆...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