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李泉江)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20年,全市机器人及机器人成套设备产能规模达到90万台(套),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培育5—10家在全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机器人整机及系统集成企业,20—50家配套服务企业。
加快推进烟台机器人产业园项目
烟台市将推进“一个园区、三个基地”建设,构建产业支撑体系。以高新区烟台机器人产业园、烟台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基地、福山区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招远市机器人产业基地为核心,整合优化空间资源,提升园区、基地对产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围绕龙头企业,加快聚集发展要素,布局建设机器人展示中心、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机器人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基地等,形成机器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加快推进规划2平方公里的烟台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建设。采取高新区管委与联东U谷合作开发模式,重点加快4.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机器人展示中心等设施建设,聚焦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领域,推动中科院自动化所、华曙高科、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一批项目落户。以富士康智能服务机器人整机组装为牵引,积极推动相关配套基础性零部件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本地化,同步推进机器人研发、测试、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打造完整产业链条。
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壮大产业规模
鼓励现有机器人整机和系统集成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创新成果产业化等途径,逐步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可靠性,扩大产能规模,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重点推动富士康智能机器人研发展示中心与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加快发展成为行业领头羊。引导和鼓励天泽软控、海德汽车零部件等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进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支持正海永磁、首钢东星磁材等机器人配套企业做专做精。
支持烟台市机器人研发、制造和应用单位,联合有关高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成立机器人产业联盟,搭建起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集中开展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核心技术,以及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新型传感原理和工艺、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等基础关键智能技术研究。支持企业研发生产烟台市工业转型升级亟需的高精度工业机器人和教育、医疗、家政等领域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积极拓展开发水下机器人、安防安检机器人、引导机器人、检测机器人、反恐排爆机器人等专用机器人产品。
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扶持机器人产业
意见中提出,烟台市还将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2016年—2018年,每年从市级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支持机器人重大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等。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对本市机器人制造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备案、核准等手续齐全的,按设备投入额5%予以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最高1000万元。对本市引进的机器人项目和机器人技术研究院,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0万元(不含土地部分)的,给予投资额20%、最高2000万元补助,专项用于项目建设和技术研发投入。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对本市企业研发生产的首台(套)机器人装备,按其售价给予100%补贴,属于成套技术装备的,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属于单台设备的,最高不超过50万元。鼓励机器人推广应用。鼓励本地企业采购使用工业机器人,对企业购买单体机器人进行智能技术改造的,按设备购置费的5%—8%给予补助,单个企业年度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60万元。
新闻推荐
18年捐助逾百学生未尝肉味未添新衣 烟台拾荒助学老人“感动中国”
点击查看原图刘盛兰老人入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央视截屏)点击查看原图2011年7月,本报曾率先报道刘盛兰老人的事迹点击查看原图刘盛兰收拾着汇款单和回信(2011年资料...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