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茜
夜幕降临,钢城区新建的大汶河公园热闹起来。人们三三两两,或散步,或曼舞,欢声笑语,给钢城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活力和温馨。随着大汶河公园项目的逐步推进,一个个景点陆续向钢城人民开放,人们外出游玩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大汶河文化的滋润。
设施建设是基础,合理利用才是关键。今年,钢城区利用区宣传文化中心的阵地作用,开设了古筝、书法等16个培训课程,年免费培训2000多人(次);依托区公共文化场馆优势,每年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庆祝活动,举办春节联欢文艺晚会、广场文化艺术展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近20余场,极大丰富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今年,钢城区在全区开设“市民业校”,免费向市民开放,目前,已开展宣讲、培训12场次,受众3000余人。
针对机关、学校、农村、社会、企业等不同群体,开展“仁爱”、“诚爱”、“孝德”、“爱生活爱文明”等系列教育活动,张贴悬挂“机关干部基本行为规范”提示牌、“我诚信我承诺 共建爱心钢城”承诺书、遵德守礼提示牌等共计3700个(处),让市民生活在充满爱心氛围的城市中;建成354个“善行义举四德榜”,将爱德、诚德、孝德、仁德模范全部公示,借助道德讲堂宣讲身边模范,营造了学习模范、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弘扬志愿精神 共建爱心钢城”爱心博览会活动,1000名小学生手绘心中的文明,100名农民工子女心愿卡被爱心市民认领,100名广场舞爱好者表演爱心队列操,500封学生手写劝导信由志愿者发放到司机手中。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心的教育和洗礼,促进了内在素质的显著提高。
爱心如水,润物无声地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今,爱心文化活动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节日符号,早已成为钢城区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因子,弦歌处处,遍及城乡。
潜移默化中,爱心文化活动早已在钢城这片热土上由“被动”变“主动”。钢城区辛庄镇下陈村人韩克因充分利用蟠龙梆子这一地方小戏,自编自导了网络贺岁剧《老头也疯狂》。2012年他拍摄的网络贺岁片《让子单飞》点击量超过7万次,蟠龙梆子迅速蹿红;“爱心车队”,一群普通的的哥的姐,自觉轮流免费接送尿毒症患者外出就医,并发动群众为患者捐款8万多元的爱心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身边的感动》栏目播出,感动了全国观众;“爱心联盟”,集合了文艺协会、心理学会、模范联谊会等10余个民间团体的民间组织,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挖掘和发扬了钢城人的爱心,让文明之花遍开钢城。一位乡镇机关干部由衷地赞叹:“真没想到,短短的几年时间,钢城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这么大变化!”
名为“爱心钢城”的官方微博,短短三年时间,微博累计发布各类“广播”5000多条,“听众”(粉丝)近百万人。目前,该区正在探索打造“爱心钢城”微信平台,使其成为传播文明、弘扬爱心、塑造精神的另一重要载体。
栽下“文化种”,结出“幸福果”。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的创建成功是对钢城文化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钢城文化艺术工作再攀高峰的一个新起点。
钢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官珊说:“我们将以荣获‘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为契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优良的文化环境,为加快钢城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记者点评:
钢城,一座富有爱心的城市,在“爱心钢城”品牌建设中,由自发到自觉,将爱心这一理念深深根植于钢城人民心中。在创建中,该区科学规划,系统布局,注重宣传教育引导,营造舆论正能量,注重城市精神物化传承,使活动化“零散”为“整体”、变“被动”为“主动”、由“临时”到“长效”,由“无形”到“有形”,使“爱心钢城”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时伟 通讯员 迟洪亮)全国基层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单位——— 钢城区辛庄镇南蛇沟村,紧紧发动和依靠群众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至真至诚服务群众,调动了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
招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招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