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连这样的残破磨盘也难找了吧?资料图
4月28日的《烟台街》刊登了蔡玉臻先生的《蓬莱城里的磨盘街》一文,文中介绍了蓬莱磨盘街的来历与传说,颇有可读性。文末也提到胶东不少地方都有磨盘街的传说,无独有偶,就笔者所知,招远市区城里村过去也有一条磨盘街,老百姓俗称“石磨街”,当地流传的传说故事,一则与前文大同小异,另一则颇有趣味。笔者在此试作整理。
老招远县城唯一的城中村,即今天的罗峰街道办事处城里村,过去,这里有一条样式别致、与众不同的“硬化路”—————石磨街。路过的人无不啧啧赞叹:一条街上居然汇集了这么多的石磨,一眼看去,满身历史沧桑感,让人肃然起敬。任谁都会猜想,这是一条有故事、有来头的老街。
随着城市道路拓宽改造,1990年,石磨街被拆除了,如今想来真是遗憾。石磨街原貌虽已不存,但有关这条街的两个传说故事,至今还在老人们的嘴里叨唠着。
其中一个故事,与蓬莱磨盘街的传说差不多,说的是不知哪朝哪代,县里发生一桩命案,被害人尸体缚了一只石磨沉到河里,后来被钓鱼人发现,告到县衙。县令发动衙役满城寻找破案线索,却一无所获。最后,一个师爷献计,让县令命令四乡老百姓将家中石磨全部送到县衙前,谁家如果送来的是一只单片磨盘,便是杀人凶手无疑。结果,石磨送来不少,案子却没破得了,空留下一个笑谈。县令一气之下,将石磨全部扣留,铺了一条石磨街。
这样一来,倒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当初送石磨来的老百姓不乐意了,要知道,过去石磨可是居家过日子必备的物件,凿一盘石磨可不是费一朝一夕的工夫;但城里村的老百姓拍手叫好—————他们出入不用走泥路了。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明朝永乐年间,由于民间丈量土地的标准不一,常常引起地界纠纷,并引发村与村或村民之间的械斗。历任县令为此很是头疼。这一年,招远县令为统一丈量标准,平息械斗,下令将招远文庙以东的街道,每隔一弓(弓为古代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一弓为五尺、三百六十弓为一里)之地铺一只石磨,让过往的行人熟记每弓的尺寸,回去好仔细丈量自家的土地。
这一招颇为灵验,因丈量土地而引发的纠纷明显减少。同时,无心插柳,一路磨盘铺下去,还为招远县城修了一条“便民路”,方便了百姓行走。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高伟通讯员孙永新)30日上午,烟台交运集团与招远运输集团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重组后,将深度推进集约化、城乡公交一体化经营。...
招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招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