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市烟草行业先后投入资金4100多万元,实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为烟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短短3年来,莱芜市烟区就在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黄烟村”里看“三变”
记者 韦勇 通讯员 孙兆学 刘志强
2009年12月30日,记者走进地处莱芜市东部的傅宅科、高塘两村,去切身感受那里的新变化和烟农们丰收后的喜悦。
“一变”:群众腰包鼓
付怀让,是辛庄镇傅宅科村里的植烟大户。2009年,他家14亩黄烟收入3万多元。
“这在10年前,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1999年,付怀让家种着四五亩花生,加上务工,一年下来全家收入仅四五千块钱。
“一旦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这点收入就显得力不从心,更别说孩子上大学!”眼下,付怀让的大女儿正在西南政法大学读研究生,二女儿在铁车中学上初三。面对两个孩子上学的实际,他的脸上不仅没有流露出一丝的愁容,反而给人一种轻松和幸福的感觉。
辛庄烟站的一位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008年的价格行情计算,“打工+务农”加上家庭饲养所得,像傅宅科村一个平均有15亩耕地的家庭,年毛收入在1.7万元左右;而种15亩烟叶,仅售烟加补贴总收入就在3.5万元左右。一个大学生一年按1.2万元计算,“打工+务农”的收入就显得非常吃力,而种植烟叶的家庭就轻松许多。而像付怀让这样的种烟家庭,仅在傅宅科村就有100多户。
2009年,全市20个生态村烟叶收入达2536.8万元,平均每村126.8万元,烟农户均收入达到了35390元,比2008年增长了15123元。“遇上了好政策,这烟叶生产是一年比一年好,亩收益差不多是过去的四倍。现在靠烟叶收入,不仅供孩子上学不成问题,而且还有了存款!”付怀让高兴地说。
“二变”:烟田喝上自流水
“水在山下流,烟农岭上愁;推车背水越山沟,太阳东头到西头”,这是过去流传在莱芜市东部烟区一段关于烟农用水难的顺口溜。
在苗山镇高塘村,大户李兴良说,以前为了能浇地,经常是肩挑手推运水上山,费时费力不说,亩收益也不足两千元。2007年村里启动生态村富民工程后,山岭上修建了蓄水池、塘坝,铺设了自流管网,烟田基本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彻底改变了“肩挑手推”的历史。2009年,全村烟田亩均产值达到了历史性的3439.5元,10年间几乎翻了一番。
近年来,通过实施生态村富民工程,莱芜市累计向烟区投入资金4100多万元,完成烟水配套、机耕路、密集烤房、烟草农机等项目999个,完善了以“塘坝—管网—水池—田间给水栓”的自流式灌溉体系和风力提灌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烟水配套建设,烟田水利工程覆盖率达到90%以上,受益基本烟田面积达到3.25万亩。此外,为提高烟农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能力,2009年市烟草部门拿出28.7万元专项资金,为全市烟田进行了投保,为烟农增收系上了“保险绳”。
在傅宅科村东岭上,一项投资50万元的黄林沟风力提灌项目,成为该村一大标志景观。20个巨大的转叶风机利用自然风能,将山下塘坝水源提升到山顶水池内,再通过地下管网辐射到山下1000多亩烟田,烟农可随时打开灌溉桩灌溉烟田。不仅解决了灌溉用电、用油紧张,使用成本高的问题,也大大降低了烟农的种烟成本,受到了广大烟农的一致好评。
如今,受益的烟农又有了两段新的顺口溜,“自流水池依山建,万米管网紧相连;不用机器不用电,打开阀门就浇田。”“机耕道路条条连,农机开到烟田边;密集烤房排排站,烤烟省力又省钱。”
“三变”:文化大院学科技
走进傅宅科、高塘等烟叶生产生态村,一条条宽阔笔直的水泥路,处处干干净净,幼儿园、卫生所、文化大院配备齐全,有专门的文教室、图书室……一个个新农村的新景象呈现于眼前。
为推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近年来市烟草部门每年都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中,仅2009年就投入专项资金达115万元,惠及烟农860户。截至目前,全市已先后建起生态村20个,惠及群众达4751户。
如今在生态村里,村委会有了崭新的办公室,建起了文化大院,村中心街道拓宽改造并实现了“四化”。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实现了从大街上“晒太阳、打扑克”到文化大院里学科技的转变。
在苗山镇高塘村健身广场,几位村民正陪孩子做游戏;村东不远处,一排新建的二层小楼格外惹眼。
“今年开春,村里还要统一规划建设30户二层小楼,咱这日子是越过越滋润!”几位村民笑着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吴骞)2月3日,副市长刘杰带领莱芜日报社、市教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负责同志到包村点钢城区辛庄镇徐家店村走访慰问老党员,为他们送去新春的问候和祝福。刘杰先后来到狄圣...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