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栖霞 > 正文

传来生命回声后,与“死神”赛跑的7天

来源:济南时报 2021-01-25 13:50   https://www.yybnet.net/

1月24日,一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新华社发

时间回到1月17日14时,距事故发生167个小时后,暖阳驱散栖霞笏山金矿上空笼罩已久的雾霭,原本喧嚣忙碌的救援现场变得无比安静,所有人都盯着刚刚打通至井下巷道的3号钻孔。救援人员使劲儿用铁锤敲击通往被困矿工巷道的钻杆。大家屏住呼吸,静得甚至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啾、啾……”的回响从井下钻杆传来,这是矿工存活的证明,更是生命的最强音。救援现场一片欢腾,有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和被困矿工终于实现了第一次“对话”。

“不惜一切代价、穷尽一切手段、抢夺救援时间”,3号钻杆传来生命的回声后,与“死神”赛跑的7天里,更专业的救援人员、更先进的救援设备、更多的爱心义举不断从全国各地汇往这片山岭之地。

井下传来的两张字条

17日夜,救援现场气温低到了零下,刺骨寒风拼了命往身上钻。耀眼的探照灯下,裹着厚厚大衣的救援人员围在3号钻孔,紧紧盯着投放给养的钢丝绳。“我感觉到有人在拽绳,一共4下,他们有可能在拿绳上的物资。”一名救援人员激动地告诉周围人。等了大约半小时后,钢丝绳被缓慢拽上来,物资已全部被取走,随着钢丝绳上来的还有一个被胶带缠得很结实的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和一把车钥匙。

纸条上写有百余字,每个字都令人动容:“我们在井下22人,在五中段有11人,六中段1人,4人受伤,另有10人情况不明。现在大家体力透支严重,急需胃药、止痛药、医用胶带、外用消炎药,另有3人有高血压,急需降压药,我车上有两种,请把药带下来。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谢谢你们了!”

深夜,井下传来的第一张纸条让多少人难以入眠。很快,给养、药品等物资迅速投放。与此同时,3号钻孔完成套管下放作业,井壁加固后,一条珍贵的“生命联络线”连接起救援人员和被困矿工,实现与被困矿工的首次通话。“我们跟井下矿工沟通了两次,他们说想吃咸菜、火腿肠,喝小米粥。”医疗救治组副组长宋西成告诉新时报记者,“考虑到他们体力刚刚恢复,不适宜吃过硬的食物,1月19日早上投放的给养中增加了小米粥熬出来的小米油。”

这次投放给养时钢丝绳带上来第二张纸条,“麻烦再送一部电话,做为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字数不多却触动每个人的心。现场救援人员解释,为避免输送给养的钢丝绳和电话线缠绕,每次通话后电话线都要抽出来。纸条也是在两次通话间隔期间,井下矿工在收到给养时回递上来的。接到纸条后,救援人员投放了多台防水备用电话机。

580余米深的井下生活

从事故发生到与矿工取得联系,他们已经撑过了7天,让救援人员为之振奋。在宋西成看来,这与此前井下可能有余餐及足够的地下水不无关系。“井下还有一名相对经验丰富的矿工,一直给矿友做思想工作,让大家充满信心坚持下来。”

直径为21厘米、长580余米的3号钻孔成为第一条“生命大动脉”。帐篷下,钢丝绳上绑着一件件被紧紧压缩过的物资,如同流动的血液送到井下。为防止堵塞通道,需要将物资的体积尽可能压缩。随之进行的还有心理专家的“精神食粮”,鼓励大家相互支持和陪伴。

井下生活有恐惧也有希望。被困矿工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情况是宋西成最为关心的,却又无法准确了解清楚。“已经取得联系的11名矿工,8人身体状况比较稳定,之前身体不适的2人仍比较虚弱,另外1人头部受伤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根据专家组意见,他们投放了消毒纱布、绷带以及药物,同时教给矿工一些紧急施救措施。

然而当晚,不幸的消息传来,井下一名伤势危重的矿工已没有了生命迹象。在妥善做好遇难矿友遗体处理工作后,五中段部分体能逐渐恢复、饮食也逐渐趋于正常的矿工开始通过激光笔照射、喇叭喊话、敲击等方式搜索其他失联矿友。

最大希望的升井通道

竖井清障和钻井打孔是两个需要同时进行的救援方案,救援计划时常随着救援情况不断调整,其难度非比一般。

国家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总工程师杜兵建担任此次钻孔救援的总指挥,他坦言“这次救援压力很大”。“这次是金属矿山,地层多为火成岩,岩石硬度为最硬级——12级。另外,钻孔有两层破碎岩层,并有涌水现象,钻孔偏斜率几乎100%。”其中3号钻孔贯通前钻至521米时发生7.3米偏差,经过纠偏后才最先贯通与五中段被困矿工取得联系。而1号钻孔进尺达到629米后贯通六中段,创近年来地面打钻救援深度之最,却没能联系到该段被困矿工。

应急指挥部进一步调整总体救援方案。规划1号和3号钻孔是生命维护监测通道,竖井和10号钻孔是生命救援通道,7号和8号钻孔是排水保障通道,4号、6号和9号钻孔是辅助探测通道。另外,2号钻孔因遇破碎带卡钻、5号钻孔因偏离7.3米无法纠偏,均已废弃。

在一次投放物资中,救援人员再次发现突发情况——3号钻孔出现涌水现象。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再进一步优化调整方案,即4号钻孔代替3号钻孔作为五中段11名矿工的生命维护监测通道,同时对3号钻孔进行固井止水。10号钻孔虽是新增救援通道,但是需要从地表往地下钻出直径约71厘米粗,容成年人逃生的井道。在权威救援专家看来,此次事故救援面临矿井深、岩石硬、清障难等“难题”,贯通救援难度前所未有。专家认为,被困矿工升井最大希望是竖井完成清障。应急救援指挥部也迅速调整井筒清障方案,采用吊盘作业后,清障效率比之前有了很大提升。

24日,被困井下14天后,11名矿工安全升井,创造了一场“地心营救”的救援奇迹。

源源不断的救援和爱心

奇迹背后有来自全国各地专业力量的救援以及社会的爱心和义举。

事故发生后,一支支有着丰富矿难救援经验、由“最优秀专家、最专业力量、最先进设备”组成的救援大军,迅速汇聚在事故救援现场。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说,30多名专家组成的团队现场研判救援方案。救援指挥部从陕西榆林、安徽淮南等地,火速调集国际最先进的应急救援设备,包括高性能钻机、雷达生命探测仪等,一路开通救援绿色通道,日夜兼程赶赴救援现场。截至新时报记者发稿时,救援现场共有17支专业救援队伍和1支消防救援队伍,救援人员超过600人,救援装备超过400台(套)。

还有不计其数的栖霞志愿者团队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投入到救援当中。“我的愿望就是被困在井下的工人兄弟上来后,我挨个抱抱。”救援现场,来自莱阳的小伙王海清动情地向新时报记者说。栖霞天之蓝等多个公益团队每天寒夜里为救援人员送来热气腾腾的饭菜……源源不断汇集的救援力量和公益爱心,让井下矿工在黑暗中看到希望的曙光。

(新时报记者丁国彬 陈元昊)

救援全过程

1月10日14时

栖霞市西城镇正在建设的五彩龙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井下22名工人被困

1月11日20时

涉事企业向栖霞市应急管理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1月12日

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1月13日

事故现场抽排毒气,并新增一处救援钻孔。事故迟报责任人被控制

1月15日

栖霞市委书记姚秀霞,栖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涛被免职

1月16日

救援现场共布置6个钻孔进行施救,清障深度为350米

1月17日14时

用于联系被困人员的3号钻孔打通,成为救援现场打通的第一条“生命通道”。收到井下敲击钻杆的回击声,初步认为有生命迹象

1月17日22时

3号钻孔开始投放给养,有手电筒、营养液、药品、纸笔等

1月17日23时

救援人员发现补给全部被取走,并传回一张纸条

1月18日凌晨

救援人员与被困工人取得联系。井下传回纸条显示:井下五中段现有11人,六中段1人,另有10人情况不明

1月18日17时

救援人员通过3号钻孔架设电话,实现首次与地下被困矿工通话

1月20日

1名伤势危重矿工无生命迹象1月21日

被困矿工已从3号钻孔转移到4号钻孔位置,预计主井救援通道打通至少需15天

1月24日

11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大众日报等公开报道)

新闻推荐

好消息! 11名被困人员时隔14天重见天日

1月24日,一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时双手合十以表感谢。(新华社记者陈灏摄)一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救援人员给一名被困矿工升井...

栖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传来生命回声后,与“死神”赛跑的7天)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