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栖霞新闻 > 正文

“西进东盛”的棒槌花边

来源:烟台日报 2016-10-01 16:53   https://www.yybnet.net/

在胶东农村,流传着一种传统的民间编织技艺:编织者用手熟练地调弄着几十个缠有线绳的小棒槌,状似弹钢琴。慢慢地,一件精美漂亮的工艺品便呈现在面前。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胶东“棒槌花边”。这些源于欧洲的传统手工花边,却在胶东大地生根发芽。如今,“棒槌花边”不仅是高档的日用装饰品,也是精美的艺术欣赏品,其花边台布、茶几布、餐布、床盖等因做工精细、美丽雅致而远销意大利、德国、美国、日本和港澳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栖霞市曾12次派人先后到日本、泰国、希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技艺表演,观者惊叹不已,盛赞棒槌花边编织为“神奇的艺术”。其产品曾被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命名为名牌产品,并获山东省工艺美术品百花奖。

源于欧洲盛在胶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关于家乡的歌,每当哼唱起“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这首老歌,也唤起很多人脑海里关于家乡的棒槌花边。几十根小小的棒槌相互碰撞,那“叮冬”撞击声铺成一曲优美动听的歌曲,也追忆着家乡。提起棒槌花边,如今已年长的人并不陌生。棒槌花边属于抽纱的一种,采用上等棉线,按设计样稿的布局,运用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特制的小棒槌手工编织而成。棒槌花边源于欧洲传统的手工花边,19世纪末经西方传教士传入山东而得以迅速发展,当时主要集中于烟台和潍坊地区,产品以出口为主。据史料记载,“历年以来,借此艺为生活之妇女,烟台一埠数以千计。”记者也通过史料查询了解到,栖霞棒槌花边在19世纪末由英国人马茂兰传入烟台,1898年传入栖霞,到1914年棒槌花边几乎遍布全县。1933年,栖霞规模较大的花边庄号就有华和成、恒元记、同聚福、福顺成等19个。1964年,栖霞成立县艺品社,对棒槌花边生产实行统一管理。到1980年,全市花边从业人员达5.5万人。栖霞曾受邀先后派出30多名编织能手60多次前往日本、美国、泰国、希腊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使栖霞棒槌花边享誉海内外。棒槌花边是胶东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图案变化多样,每一个时期都呈现新的特点。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如今这门舶来艺术已注入牟平当地的民俗文化元素,并广泛渗透到百姓生活当中,有着重要的保护和利用价值,也因此列入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栖霞和牟平成为棒槌花边的盛产地。其中,牟平盛产的棒槌小花边又称码花边、长条花边、辊子花边,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花边精细匀称,光洁整齐,淡雅古朴,美观大方,主要用于装饰手帕、服装、枕套、被单、窗帘等。1955年,牟平绣花厂成立,全县17个乡镇均设有绣花生产组,生产工人近7万人,棒槌花边也由原来的单工种发展到花边与扣锁拼镶、花边与刁平绣、扣眼结合的不同规格的台布、件货等多品种,产品畅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度成为牟平比较重要的产业。上世纪80年代牟平生产的宁海洲牌棒槌花边,以工艺精湛而闻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

百余棒槌编织精美图案

值得一提的是栖霞的“棒槌花边”。栖霞棒槌花边图案清新,制作精美,既是高档的日用装饰品,又是精美的艺术欣赏品。它在传入栖霞的100多年时间里,已融入了当地优秀的民俗文化元素,深深地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中,不仅蕴含了栖霞人的审美观念,也折射出栖霞特有的民俗风情。在艾山脚下的一个普通山村龙村,就有这样一群以棒槌花边为乐的人们。她们三个一堆,两个一簇,她们身旁放着小笸箩,里面盛满了约20公分长的楔形棒槌。她们边说边织,妇女的欢笑声和着小棒槌“叮冬”的碰撞声。她们多是跟自己的母亲学习,随后成为一生的陪伴。最让她们感到骄傲的,是村里的崔凤英老人,“她10多岁就开始学习织花边,年纪大了仍然在坚持,虽然子女们都劝她别织了,好好安享晚年。可是老人却说‘织出感情了,不织手就难受\’。”其中一位村民说。要说棒槌花边是怎么织成了,这里的村民讲的头头是道,“主要是利用线与线之间的编、绞、钩、拉形成多种多样的装饰图案。”据了解,其常用的编织技法有平织、隔织、密龙、介花、方结、稀布、密布、双稀、介花关针、灯笼扣、苇竖花、六对抄等。主要制作工具有花边撑子、花边圆箅、花边接箅、花边样子、花边棒槌、大头针、钩针、板子布、板子包袱、绕线车等。在棒槌花边的技艺流程上,一般为将编织花边用的棉线、麻线用力抖动,防止粘连,然后用绕线车缠绕在长约10cm、直径约10mm的小棒槌上备用;随后将花边图纸用浆糊糊在一个厚纸之上,晾干备用;编织时,先摆放花边撑子,然后在上面摆上花边圆箅,再将花边图纸置于圆盘形草垫上。将金属大头针扎刺在图案的各部位,以固定编结的位置和方向。再将小棒槌棉线的线头拉出,固定在图纸的一定部位。棒槌的数量根据产品的规格和图案而定,少则10多个,多则100多个。编织者手执小棒槌,根据图案形状,以大头针为支点将棉线进行扭绞、缠结,编织成花边。不同的图案要运用不同的编织技法。艺人们以手指操纵众多棒槌,使其左右翻滚,上下跳跃,循序渐进,不断变换位置,从而编织出各种图案。最终,拔去大头针,将花边从草垫上取下,经过整烫,便成为花边单片,其编织图案精美,惹人喜爱。

远销国外获赞神奇艺术

如今,栖霞的“棒槌花边”不仅是高档的日用装饰品,也是精美的艺术欣赏品,其花边台布、茶几布、餐布、床盖等因做工精细、美丽雅致而远销意大利、德国、美国、日本和港澳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栖霞市曾12次派人先后到日本、泰国、希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技艺表演,观者惊叹不已,盛赞棒槌花边编织为“神奇的艺术”。产品曾被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命名为名牌产品,并获山东省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其中,崔凤英老人带出的徒弟邢美芹女士早在1993年,就被选中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她的精彩表演,受到了当地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崔凤英老人也多次受邀表演,很多次都获得了表彰。

然而,民间手工艺如何传承,也成为日日执槌的手工艺人的“心思”。每当织成争奇斗艳的团花、张牙舞爪的龙、凌空飞翔的凤、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流光溢彩的双喜图案时,总希望这些手艺活儿能后继有人。曾有人问崔凤英老人,这么多年有多少人跟她学习过?她的儿媳曾回答:“数不清有多少了,我婆婆为把这个传下去,这不,家里只要是女的,她都‘赶\’着学,在村里,只要是遇到女的她也动员她们学。她说她舍不得把编织花边技艺丢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崔凤英老人为了把这一民间技艺传承下去,长期以来,她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村民们传授棒槌花边技艺。从农村到城市,从民间文化节到民俗庙会……到处都留下了她展示编织花边的足迹。在她的学徒中,既有六十多岁的老人,也有八九岁的孩童,有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也有“满腹经纶”的大学生。近年来,随着烟台与海外文化交流的频繁,慕名向她索求花边的外国人也络绎不绝。对于她们,崔凤英老人无论是否相识,从不拒绝,还常常免费相赠。为此,她把大部分积蓄都用在了编织花边上,以至于今天虽然名声在外,却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老人告诉记者,当她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编织花边,学习这门民间工艺时,所有的苦和累都变成了快乐和满足。就这样,崔凤英把传承栖霞“棒槌花边”技艺的责任担到自己的肩上,她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来从事这一民间技艺,让“棒槌花边”这一快被遗忘的民间艺术重放异彩。

织好的花边成品。

新闻推荐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建成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栖霞市英灵山上,始建于1945年,占地740多亩,由烈士纪念堂、纪念塔以及烈士墓、碑、亭组成。陵园内绿树葱翠,景色清幽秀丽,有各种建筑物295座。...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进东盛”的棒槌花边)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