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栖霞新闻 > 正文

寻找胶东“沙大碗”

来源:烟台日报 2011-07-17 18:37   https://www.yybnet.net/

“沙大碗”,过去农村常见的一种用黄泥烧制而成的非常普通的碗。

这种碗表面粗糙得可以看到当初制作时留下的一道道的纹理,没有什么色彩,不用上釉,颜色就是直接从窑里烧制出来的样子,黑红或是桔红,看起来很丑,用手摸上去感觉不太光滑,好像有沙粒似的。

早些年前,这种碗被胶东人用来熥菜。同样是碗,用“沙大碗”熥出来的菜,味道纯正,与其它的碗就是不一样。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沙大碗”也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最近,听说栖霞市臧家庄镇东山庄村有一个叫孙文政的农民还在家里烧制“沙大碗”,于是前去探访。

传人

东山庄村位于栖霞东北边,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孙文政的“沙大碗”作坊就在村子里的一套古旧的农家小院里。推开虚掩着的街门,我们看到院子里到处是一片枯草,东北角堆了一堆像水桶状的大罐子,南墙角的杂草丛中,零零散散地堆放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碗。

屋子的房门是开着的,看见有人进来,从屋里走出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这是一位典型的农家汉子,黑红黑红的脸膛,油油地放着光,一顶深灰色的鸭舌帽下,花白的头发隐约可见。他就是孙文政,我们要采访的“沙大碗”匠人。他笑着与我们握手,黑红的脸膛绽开了笑容。

走进孙文政的“沙大碗”作坊,这是胶东农村常见的一种普通房屋,共有四间。北墙角堆着一堆湿泥,用塑料布盖着,旁边有一大大的泥坨,干得已裂开了纹。满屋子只有一进门的地方亮堂些,摆放着一排五六个圆圆的东西,旁边还有一条与一般的凳子不太一样的长条凳子,从上面残存的泥巴来看,这应该是做“沙大碗”的主要工具了。

看我们有些疑惑,孙文政一一地给我们介绍起这些工具来。

做“沙大碗”的工具其实很简单。一是轮子。轮子由轮盘、轮座、轮芯、轮走角四部分组成。轮子的用料也十分讲究,一般是用杏木或是槐木为最好,因为这类木头,木质结实,耐用。轮盘为圆形,直径大约为一尺多,轮座是“丁”字形,其上固定一锥形的轮芯,轮走角为一横木,由两块竖木连着轮盘,人用脚蹬着走角,带动着轮盘转动,从而完成坯碗的制作过程。除了轮子,还有坐床子。其实就是一个高凳子。不过这个凳子与其它的凳子不一样。首先,它特别轻,凳面只有三四厘米宽,高矮要看制作者的高矮而定,一般为15厘米左右,坐在上面脚必须能够自如地蹬动轮走角。再一个就是这个凳子必须轻快,不费力就可以搬动,以便在搬动过程中,使匠人不至于太累。坐床子的一角上放一比手掌大不多少的小盘,用于盛刮碗用的甑子,小盘的旁边有一小瓦罐绑在坐床子的一侧,里面盛水,制作时,可用甑子在罐子里蘸水之用。

甑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陶制的茶杯盖,不过这个盖子的沿儿是向上翘起,根据所做的碗的大小,甑子有大中小三个型号。做“沙大碗”的工具还有一个碗楦头,主要是用来卡碗底用的。楦头是用泥烧的,从下往上越来越细,到顶部则变成了圆顶状,“沙大碗”反扣在上面正合适。楦头

的侧面还有两个豆粒大的小圆眼,用来出空气,要不“沙大碗”扣上去可能拿不下来。楦子的顶部覆有一碎布,主要作用是防止泥碗粘到楦头上。根据所要制作碗的大小,楦子也有大中小三个型号。

另外,做“沙大碗”的工具还有碗皮子、刀子等工具。

备泥

制作“沙大碗”,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做碗用的黄泥。“沙大碗”的用泥比较特殊,它要求泥粘度大,颗粒细,没有沙粒。而这种泥在当地并不多见,东山庄村西里许地就有这种泥,这也是为什么泥烧“沙大碗”能在这个村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烧“沙大碗”,先要采泥和备泥。采泥,要用镐头一镢一镢地将泥刨起,用车拉到一个宽敞的地方,滩开,晾干,然后手锤一点一点地打碎,把里面能看到的石头拣出来,用粉碎机将其粉成细面。最早的时候,没有机器,人们就用300斤重的大楞砘,套上骡子或是毛驴在泥上一圈一圈地转,直至将其碾碎。

准备泥的多少要根据窑的大小而定。孙文政用的窑不太大,一般一窑能烧两万个“沙大碗”。照这个样子,就要准备大约一间房子的泥。我们在孙文政简易的作坊里,看到他将西一间的石灰墙皮全部刮去,露出了一人多高的泥巴墙。他告诉我们,这样是为了保证泥的纯净。要是泥里不小心掺进石灰,很不容易往外拣,而且影响碗的质量。

晒干的泥粉细或是压细之后,要重新用水把泥和成膏状,打成四方形的一个坨,每个砣大约60斤,一个人搬起来不太费事就可以,然后再滚上一点干泥,防止坨与坨之间粘连,接着将一坨一坨的泥堆在作坊内准备好的屋子内,用不透气的布之类的东西盖住,防止脱水,以后随用随取。

制碗

做“沙大碗”的时间要分两段。一是在清明前后,天暖了,开始制作泥坯碗,然后要在封闭的屋子内晾晒半年,等入冬小雪后开始烧制。

制作“沙大碗”的第一步是和泥。先取一坨泥,用脚在泥上反复地踩,作用是把泥里原来的小硬块一一踩烂,再一个是通过反复踩碾,泥会越来越软,越来越筋道。

做“沙大碗”时,一般不会只用一个轮子,这样工效太慢。根据工匠的熟练程度,大多人会摆上五六个轮子,做完这个再做下一个,其它的事情,让徒弟做就可以。

根据你准备做的碗的大小,确定用泥的多少,将大小相同的泥块一一放到轮子上,然后用手将其拍成矮柱状。接着从头一个一个地开始制作“沙大碗”。制作的过程要看匠人的功力,所有的功夫全在手上。好的工匠出手快,碗的大小也匀称,看起来也漂亮。

工匠先是从罐里掏出一个四五厘米长,二三厘米宽的一块碗皮子,用其将泥柱包正当,左手拇指压住碗皮子,在泥柱侧,管碗外;右手也压住碗皮子,管碗内。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蹬轮走角,随着轮走角的转动,带动轮盘上的泥一起转动。这时工匠的手开始试着从中间用力,下面的手则向内用力,将其抓直,直至使其成为碟子形。接着要将手里的碗皮子换成硬硬的甑子,左手拇指在碗里,其余四指在碗边上,右手执甑子先在碗底,随着碗的形状的逐渐成形,甑子开始向碗边游走,靠着碗里的甑子和碗外的手的感觉,来确定力度的大小,以至于使做出来的碗的厚薄高矮大小如出一模。

一排碗做好了以后,找来一块细线绳,轻轻从碗底处将碗与轮子上的泥割开,再一一拿出来,摆在旁边的一块长木板上,直到把木板摆满,然后就可以连木板一起搬到太阳下晒碗了。

孙文政告诉我们,一个熟练的工匠,一天可以制作200个左右“沙大碗”。

晒碗

晒碗是一个细心活儿,不能马虎。既不能晒大了,晒过火,也不能晒轻了,太软易变形。晒碗要一面一面地晒,根据太阳的方位,不断地调整碗的方位,直到把碗的四面晒匀。要是晌午,天好的话,晒一面的时间不用半个小时,晒完四面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碗大约半干,用手一摸不粘手就可以收碗了,如果晒过了火,碗往一起一摞,就会裂,一切功夫都会白费。收碗要一个一个地摞起来,这样可以节约空间,再一个就是有些形状不规则的碗,摞在一起也就正了起来。这样摞在一起的碗,一摞就是一摞,不能随便翻动,直到入窑,到出窑,甚至入库存放也不能拆开。

摞碗也是有讲究的。一般,小碗20个一摞,中碗24个一摞,大碗16个一摞。为什么小碗反而摞得少呢?孙文政告诉我们,这是为将来烧窑作准备,因为窑的容量究竟有限,要在这有限的空间里烧出尽量多的碗,就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窑内的空间。原来,烧碗是不能这样一摞一摞地把碗直接放到窑里烧的,那样的话,一摞碗可能会倒,会被压碎,烧出来的碗连一半的正品也出不来。而要烧出更多的正品,就必须把碗套在一种大型的坎盆里。这种坎盆在过去农村大多是用来盛水的,呈圆柱状,底部稍细而平。这样,将两个小的坎盆扣在一起,里面正好可以放20个小碗,中等型号的坎盆正好可以放24个中型的碗,而大型号的碗则正好摞在坎盆的后底部。

碗晒干后,要立即入屋内。然后到了傍晚,或是晚上,再把晒好的碗一一拿出来,放到碗楦头上一一卡碗底。“卡碗底”先是把碗往碗楦头上倒扣过来,然后找一块软皮子,(大小比碗皮子小一圈,厚薄也比碗皮子薄),蘸上水,让皮子软而滑,接着用大拇指按住软皮子在碗底处卡上一圈小圆印。这样一个是看起来好看,二一个是可以将原来不平的碗底给摸平。卡碗底的时候,必须要用碗盛一碗草木灰放在一边,每卡好一个碗都要再把碗底在草木灰里蘸上一下,防止碗与碗之间粘连。做好后,再把碗一摞一摞地摆在地上即可。

接下来就是把碗阴干。阴干的过程大约要半年的时间,如果干不透就烧,就会影响碗的质量。阴干期间的碗一点也不能见太阳,也不能见风。最好是用纸或是其它东西将屋内所有的窗户都密封起来,可以适当地在窗上留出一二指的缝隙,通风,透气。

烧窑

烧窑一般在小雪之后,因为那时候,地里的庄稼都收获结束,“沙大碗”也正好风干好了。

窑有大有小。大窑烧的时间就长,小窑烧的时间就短。东山庄村的窑大都不大,一窑大约能烧2万多个碗,需要坎盆500多个。

过去烧窑都是用山上的松柴,这种柴油性大,火力强。而其它的柴火或是木头火力就差了一些,一般是不会使用的。后来,等到有了煤,人们又开始试着用煤来烧窑,效果也不错。不论用煤或是用松柴,大约都需要一万斤左右的数量,但是要是用松柴的话必须是干松柴。

烧窑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活儿,一般的匠人能制作“沙大碗”,但是烧不好窑。孙文政从小就跟随父亲烧窑,掌握了一套熟练的炼制技术。他告诉我们,像东山庄这样的小窑,一般从生火那一天起,要连续不断地烧上五天五夜。这只是个大体的时间,烧窑的师傅都会看火,一般的窑都会在旁边留有一个“尖眼”,有经验的师傅会通过这个“尖眼”来看窑内的火势,一开始烧时,窑内的火发红,而且窑顶的烟囱上冒出的是黑烟,挂在烟囱壁上的灰也是黑灰。而当窑快烧好的时候,窑内的火就会红里透着白。再看窑顶的烟囱,如果冒出来的是火,而且烟囱上的黑灰变成了白灰,那么窑就基本烧好了,可以停火了。等窑凉了,就可以出窑了。

过去,一般每家每年都会烧一窑或几窑的碗,现在用的少了,孙文政就几年烧一窑。烧窑时用的坎盆,过去家家都用它盛浑水之类,非常普遍。现在有了铁桶和塑料桶,这种坎盆就用不上了。可是烧沙大碗必须用它,所以孙文政不再做新的坎盆,而每次装窑的时候都是用这些已经烧过了的坎盆来盛碗。

传承

过去,坎盆、沙大碗的销路很好。孙文政告诉我们,有时,赶集的时候,推上一小推车的碗呀盆呀的,用不多长时间就卖完了。现在,要是赶集的话干脆卖不动。孙文政也很少去赶集,一般就是一些商家直接到他家里批发。这几年,随着人们的环保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沙大碗这种传统的餐具又重新被消费者看好,而且销量有所增加,许多人慕名上门来购买。

我们在孙文政家的厢房里看到堆了一屋子的“沙大碗”。他说,这是他去年烧的一窑货,到现在卖了还不到一半。而且这些碗的价格也不是太高,按小中大三个型号,价钱分别是四元、五元、六元,一窑下来,毛利不足10万元,而除去煤钱,租人家的窑钱,如果功夫不算钱的话,一窑下来,能挣个七八万元,也算可以。可是,即使这样还是很少有人喜欢做这一行当。东山庄村小,人口也不多,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烧窑,三两户合伙建一个窑,多的时候村里有接近10多个窑,可是现在窑倒的倒,破的破,竟然没有一处能烧窑的窑场,他烧窑都要到邻村去借窑烧。如今,孙文政也成了全村唯一一位坚守者,他告诉我们,他的父亲孙宝喜、爷爷孙稀法都是当地有名的高手。他17岁就在生产队里烧窑,如今也是烧了三四十年了,对这东西很有感情。当然,要做一个合格匠人,不是一日之功。光制坯,没有个年半载学不好,出不了徒。孙文政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没有时间跟他学习,后来他的外甥跟他学了几个月,因为苦,怎么也不学了。孙文政说,这项手艺在他家里传了几百年,他真的不想断送在他这一代人手里。他真希望能有年轻人喜欢这一行当,他会毫不保留地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YMG记者夏红尧通讯员林新忠撰文/供片

新闻推荐

为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切实保护好烟台水源地栖霞市高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人生有书为知音2011-09-03 18:24
评论:(寻找胶东“沙大碗”)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