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王健
不法保健品经销商把老年人当作重点洗脑群体,他们打着健康讲座、保健培训、免费体验等旗号,博得老年人的依赖和信任,然后利用老年人节俭、怕多花钱的特点,投其所好,推出一些如免费赠送小礼品等促销手段,吸引老年人加入。9月4日,本报《天天听“专家”讲座买回大量保健品》一文见报后,接到众多受害老人的电话,纷纷讲述自己购买保健品被骗的经历。本报记者将这些案例进行了梳理,看看他们是怎么骗老人们的。
声称“包治百病”骗老人买保健品
“讲座上专家和我们说,这种保健品是从蟹壳中提取的,什么病都能治,还可以预防和治疗癌症。”今年77岁的张先生和老伴1月份在毓璜顶宾馆参加了一场讲座,能容纳几百人的大厅当天座无虚席,全是老人。一名自称王经理的人给老人们推荐了一种胶囊保健品,现场宣传这个保健品什么病都能治。张先生患有糖尿病,老伴患有心脏病,王经理说,这些病都能治。张先生老两口本来就求药心切,被他忽悠得头脑一热,当场花费8000元买了24瓶。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场有一半的老人都买了这种“包治百病”的药,据他粗略估算,当天现场商家入账有几百万元。回来后,老两口吃了两瓶后感觉并没有什么疗效,多次找到商家想要退钱,一直没有解决问题。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和老伴都是企业退休职工,两人一个月的生活费3000多元,一年省吃俭用就攒下8000元,全都叫骗子给骗去了。
无独有偶,市民陈大爷也是听了商家的虚假宣传,购买了“包治百病”的净水器。陈大爷是一名退休干部,前些日子,一家净水器商家进入他居住的小区开展宣传活动,推销人员介绍,这台饮水机有很多神奇功效,比如每天饮用可止咳去痰,长期饮用可改善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慢性疾病;用它来洗发,可去头屑,使头发乌黑柔顺……听到这么多好处,陈大爷真的动了心,虽然饮水机的价格3000多元比较高,但是为了健康,每天能喝这种水,陈大爷觉得也值了。可是,前段时间,陈大爷的儿子回家看到净水器便问情况,陈大爷告诉他,这净水机能治各种疾病。“喝水什么病都能治,那还要医院干什么?”听了儿子的话后,结合自己喝水后身体一直也没什么变化,陈大爷直呼上当受骗了。
市消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商家为了增加销售量,会故意夸大功能,有的商家甚至宣传包治百病。而消费者在购买时经常会轻信商家的介绍,商家只是口头宣传吸引消费者购买,由于相关证据缺失导致消费者维权时比较困难。特别是老年朋友,不要轻易相信销售人员的宣传,要理性对待。如果确实需要购买这些产品,最好选择品牌、信誉好的厂家或商家,同时一定要经销商提供收款票据、产品合格证、保修卡等票证,并妥善保存,一旦发生纠纷,及时向消投中心投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月光族”购回保健品够吃十几年
市民王女士在电话中说起公公婆婆,愁得唉声叹气。近几年,王女士的公公婆婆一直痴迷于购买各种保健品。王女士告诉记者,4年前,她发现公公婆婆开始早起参加免费讲座,两位老人每天早上4点多就去参加免费讲座,领些鸡蛋、礼品。刚开始去的时候,就是单纯的听课,慢慢地公公婆婆开始购买一些保健品,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宣传的神奇功效让人瞠目,声称可以降血压、降血糖、提高免疫力、抗菌抗癌等。公公婆婆好像被洗脑了,不让买就生气,谁说都听不进去,到现在购买这些产品已经花费十万多元。“情况越来越严重,一买就买几万元的保健品,没钱就借钱买,现在都影响到正常生活了。”王女士说,现在家里的保健品已经够吃十几年了,堆满了屋子,公公婆婆还是不断地往家里买,说是打折促销,赠品价值好几千元,不买就没机会了。王女士无奈说:“老人性格都比较倔强,我们怎么劝都不听,还说邻居也一起买,一个月三千多元的退休金全花光了,每月都是‘月光族\’,连正常的生活费用都没有了。”家住塔山的邹女士和老伴身体不好,听了一次保健讲座后,工作人员推荐老两口喝羊奶粉。第一次,邹女士和老伴购买了20多袋羊奶粉,之后不到半年时间,老两口前前后后购买了四批羊奶粉,共100多袋,每袋一斤装,这些奶粉够老两口喝上几年的。“这是典型的利用老年人保健知识匮乏的弱势,诱使老年人消费案例。”市消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忽悠老人购买这么多保健品,明显超出了老人正常的消耗量。他在这里提醒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头脑清醒,对那些过于热情、套近乎的推销人员一定要保持排斥和戒备心理,避免上当受骗。所以还需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并请保留好票据及相关资料以便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维权。
号称保健品竟是食品
蓬莱市的迟女士看到一家养生理疗店的广告,称可凭此广告免费理疗一周,迟女士平时手足偶有麻木感,于是来到养生理疗店做理疗。在做理疗过程中,服务人员十分热情地向其推荐一种阿胶糕,并称其产品是一种保健品,长期服用能舒筋活血,抗肢体麻木等。迟女士想自己没花一分钱在商家享受了一周的理疗服务,而且服务人员态度又是那么的热情,便想买一盒试试。但服务人员却耐心地向迟女士宣传,说一盒起不到什么作用,五盒才能有效果。碍于情面,迟女士便一次性花了1200元买了五盒。回家后,迟女士打开服用,连续服用了二盒也未感觉到其宣传的效果。她仔细看了包装盒上的批号和说明,包装盒上标注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但没有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经与市场监管局取得联系,此产品属于食品。经消投中心调解,经营者退还迟女士720元并赔礼道歉。
消协工作人员称,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种类,不能代替药品,也不能宣传对疾病有治疗、预防作用。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市面上有很多的食品、保健品,使很多消费者误以为是药品,加之有的广告也把食品、保健品当药品宣传,更容易使人上当受骗,购买食品、保健食品、药品一定要分清:QS是食品“质量安全”的英文缩写,带有QS标志的产品说明此产品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准许进入市场销售。购买药品时要看是否标有“国药准字”号。即:“国药准(试)字+1位汉语拼音字母+8位阿拉伯数字”。其中“准”字代表国家批准正式生产的药品,“试”字代表国家批准试生产的药品,国药准(试)字后的1位汉语拼音字母代表药品类别。药品批准文号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进行查询。在购买保健食品时要看“国食健字”和“蓝帽子”。只要产品包装上标注的是“国食健字”,并注有很明显的天蓝色标志,俗称“蓝帽子”,就是保健食品,而不是药品,也绝不能替代药品。
免费体验却高价买回伪劣养生仪器
陈先生是一名70多岁的老人,在小区附近的某家免费体验店,被推销者天花乱坠地宣传以及消费5000元可以免费出省旅游所诱惑,花8000多元钱购买了净水器、吸氧机等设备,结果买回来没多久,所购买的设备普遍出现了质量问题,再去找那家店的时候发现经营者早已关门溜之大吉了。为了维护老人们的权益,执法人员积极查找厂家所在地,经查证该厂家是河南郑州一个小作坊,并不是宣传的所谓的即将上市的股份公司。
消协工作人员称,一些不法商家在产品营销时会采用“免费”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通常包含以下几种:免费体检、免费试用、免费旅游、免费健康咨询、免费礼物等,通过“免费”手段,推荐其产品,最终引诱消费者购买。
市民张先生参加某品牌直饮水机听课活动,商家现场承诺饮水机免费赠送,但是饮水机机芯需要花钱,当时张先生就花了3996元买了一个机芯。可现在,卖机器的人不仅找不到,售后电话也打不通了。市民孙女士在一家沙棘保健品公司买了一台榨油机,在家用了半个小时左右机器坏了,当时经理去维修了,也没修好,跟孙女士说可以退钱并把机器拿走了。之后孙女士给该经理打电话,对方说过段时间去退钱,后来打电话都是敷衍,最后电话就欠费停机找不着人了。
一些不法商家第一天办免费讲座,并赠送生活用品、食品等;第二天推销某低价物品,称回家试用,可退货退钱;第三天如期退货退钱,并推销另一高价物品,仍承诺退款;第四天人去楼空。市民在选择购物场所时要提高警惕,购买保健品时要增强辨识能力,到证照齐全的药店或超市购买保健品,不要光顾设在宾馆、小区或者无固定经营场所的“健康讲座”。“通常老人们买保健品都是瞒着子女,子女劝都劝不住,有的还瞒着老伴儿,吃亏后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咽。只有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科学意识,提高他们的认知感,多报道这样的案例,群病群疗才会有效果。”消协相关负责人称,在生活中,面对这些保健品陷阱,请老年人擦亮双眼,仔细鉴别,莫被小恩小惠迷了眼,轻信商家,最终上当受骗甚至身心健康受损。
新闻推荐
□通讯员褚亚楠李文杰报道本报蓬莱讯9月1日,著名历史学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蓬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蓬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