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一新的所城里更美了。
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相见分外亲。
故地重游回忆起当年的快乐时光。
想起当年胡同里各种往事。
在女同学刘连敏家门口合影留念。
装修一新的小院一景。
YMG全媒体记者 曲彩云
通讯员 于春水 郭所军
摄影报道
家住东门里2号、从人民警察岗位上光荣退休的王龙华;家住南门里25号、曾在烟台无线电二厂工作的王玉诊;家住南门里东胡同8号、就业在烟台市粮油供应公司的李桂冬;家住所城里大街5号、曾在烟台闹钟厂工作的李敬华;家住北门里大街4号、从烟台制革有限公司退休的郭所军;家住双兴胡同9号,曾是烟台锦章照相馆一员的丛培珠……这些名字,都是曾经的老所城人,一帮“60后”同学。在所城里开街当天,这些老同学们也是颇多感慨,又回忆起小时候的所城生活。
在所城里度过了 天真无邪的童年
“我们是1969年进入南关小学(现为建昌街小学)一年级二班的,当年几乎都居住在所城里,大家一起从小学到中学,每到放学回家或假期,都要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到同学家写作业,然后就是在所城里各个胡同、巷口、角落以及大门洞的台阶玩玻璃球、弹杏核等游戏,在所城里度过了自己天真无邪的童年、充满幻想的青年期,既熟悉又留恋。”“60后”同学之一、今年60岁的于春水告诉记者,当年《苦菜花》《侦察兵》两部电影的部分场景就是在所城里拍摄的。当年曾经少年的同学们如今已进入了中年,“一路走到今天再回首,无不感慨万千。对故土的留恋和回忆日渐强烈,2018年1月份,所城里项目即将动工时,我们同学曾经相约回去看看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大家都说如果不回去看看,将再也看不到小时候自己熟悉的老城胡同和自家原来的样子了,虽然留存在脑海中童年时代的所城里与尚未改造的所城里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但触景生情还能寻回往日的点点滴滴。”
到所城去
追寻童年时期的记忆
于是2018年1月14日,十几位“60后同学”到所城去追寻童年时期的记忆。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生活和不同的人生经历。故地重游,大家一起聊童年的故事、聊两小无猜的囧事,甚至相互间直呼小名,仿佛又回到童年的美好时光。
家住夏家胡同4号院、在闹钟厂干过班长的柯建德同学,因远在天津照看外孙女无法参加这次聚会,在微信中,他从自家的经历到坊间的民俗风情,非常详细地叙述了当年的情景:“我们兄弟三人和父母加祖母全家六口人只住一间半(对面房)房,全家仅有一铺炕,拥挤不说,下大雨时,家里还进水。”他记得自己12岁前住姥姥家受了很多苦,所以所城里的家是他童年的幸福之地,生活条件是苦,但他感觉很幸福……柯建德同学还讲了当年的水炉房和小商店,以及胡同头的大院。他家住的是所城里刘家的房产,刘家老三住东北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家住西屋一间半,另外一间半住的小脚老太太是刘家的二婆……“所城里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儿时的滚铁圈、打弹弓、扑蜻蜓、粘知了,到路边小人书摊看小人书、到水炉房打水、去水井挑水……”虽然小时候的日子比现在苦太多,但有这么多美好的回忆,柯建德依然难忘,“感谢那个快乐的年代,感谢纯真的童年时光!”
所城里更美了
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家住南门里29号、在烟台海运总公司干过所长的女同学葛爱华兄弟姐妹7人,她排行老六,在看了曾经的住所后也很感慨:细数一下,童年少年所留下的物质财富很少很少,但是还好有美好的记忆,让我们能够想起昔日难忘的日子。童年少年真的很短暂,它就像是一颗糖果,让人怀念它那甜甜的味道。
远在澳大利亚二十多年、家住南门里28号、在烟台手表厂工作过的梁青波在微信上看了同学们的现场直播,满脑子都是童年的记忆,“太珍贵了。”
家住南门里30号的张彩凤、家住所城里大街40号的孙平、家住所城里北街21号的张春成、家住南门里东胡同24号的陈春晓、家住南门里17号的刘连敏……每一位同学无不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城市的变迁。郭所军更是将所城开街的情景一帧帧收录进了手机。
归来仍是少年时。所城里虽然已经没有了他们记忆中儿时的样子,但她更美了,像儿时邻家没长开的豆芽菜,已经出落成水灵灵、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祝福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祝福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地方越来越美!”采访结束时,“60后”同学们表达了他们对家乡、对儿时故地的祝福。
新闻推荐
朝阳街所城里十字大街今天开街 成为烟台面向山东乃至全国的文旅发展新名片
修缮一新的所城里。朝阳街亮灯。YMG全媒体记者柳昊杰摄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杨健通讯员李亚男张岩)今天上午,备受关注的芝罘...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