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烟台 > 正文

永不磨灭的绚烂 心香一瓣

来源:烟台日报 2020-11-26 09:30   https://www.yybnet.net/

□尹其超

在技术快进时代,有了更多的捷径扩张人的目力,文学是我的选择。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学经典是平凡生活的提纯。阅读是一种头脑的健身运动,和体育锻炼一样,天生喜欢。

假期,女儿带孩子从北京回烟台。大外孙女往书包里装《红楼梦》那套大书时,她妈妈说:“太沉了,你的书包已经几十斤了!《红楼梦》姥爷肯定有,不用带。”结果让孩子失望了。四大名著我都有,只是《红楼梦》那套书是繁体字,孩子看不了。好在网上有书,聊胜于无。

小女儿要继续整理《以“读”攻毒:人性的证明》论文,从书柜里找出卜迦丘的威尼斯版《十日谈》。大女儿看到这本书,马上找我算起旧账:那年趁大学暑假想读点书,从书柜里翻出《十日谈》,老爸一看书名,立马板起脸,一句“这本书不适宜你们读”,当场没收,锁进抽屉。小女儿听了这段插曲,颇有同感:“老爸藏书不少,总怕我们中毒,纯粹的‘傲慢与偏见’!”回头想想,我确实太保守,谨小慎微打击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这一番声讨,反而激起祖孙三代阅读经典的热情。两袖清风伴明月,一间陃室透书香。向经典致敬的画面,很像教室里的自习课,鸦雀无声。经典折叠时空,从远古天地的洪荒,到未来宇宙的神秘,三代人如饥似渴地阅读名著,分享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我在重读经典时,浮想联翩,思绪打开了上中学时的校门……

20世纪50年代末,烟台一中包场到新中国电影院看电影《复活》。《复活》公认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顶峰,是托翁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尽管初中生年龄小,尚未开化,但还是对外国文学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我们没有纠结于读翻译文字是否构成对母语的背叛,似乎觉得吃中餐还是西餐,强壮的都是自己的身体。我们班唐金广同学到书店购买了成套的《普希金抒情诗集》,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开始读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等一系列俄罗斯文学名著,并留下一本俄罗斯文学家作品笔记,精装本,至今珍藏。因为看过电影,对托尔斯泰的作品情有独钟。今天重读作者最后一部长篇巨著《复活》,书中情节与电影镜头在脑海里交替闪回: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期,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是一位有美好追求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却过起醉生梦死的生活。兽性的人统治了他,精神的人被压制了。他第二次见到喀秋莎·玛丝洛娃,便诱奸了她,抛弃了她,使她沦落为妓女。在妓院生活的第七年,喀秋莎被控告“图财害命”下了监狱。当聂赫留朵夫发现法庭上的被告就是喀秋莎时,他开始忏悔,多方奔走,为被冤枉的女人上诉。救赎失败后,聂赫留朵夫就跟着喀秋莎一起去流放,并决定娶她为妻……

电影和书中最后的描绘意味深长:冰天雪地,喀秋莎没有答应聂赫留朵夫的求婚,她不想毁灭掉他的生活,而是和同行者西蒙走到了一起。聂赫留朵夫悲痛欲绝,返回途中,垂头丧气地奔波在西伯利亚茫茫雪原里,失望而艰难的跋涉中,想起了他跟她最后的一次相逢,想起她白色的连衣裙和从他身旁跑掉的欢愉……这情景让他既恐惧又怀念,情不自禁地呼唤:“喀秋莎,你在哪里?”

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思想、感情的载体,以单纯的线索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习俗风尚。这是一部成功的社会全景小说,宣扬一种救世哲学,一种修养准则。复活,既是喀秋莎人生的复活,也是男主角灵魂的复活。

当年,我们中学的语文课本就叫《文学》。《文学》里自然少不了中外名著。莫泊桑的名篇《项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老师在课堂上领读全文、解释名词、划分段落、归纳写作特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天资聪颖,梦想高雅奢华的生活。可她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庭,因为门当户对的偏见,只能和一个小科员结婚。一次,丈夫得到了一份教育部舞会的请柬。马蒂尔德为把自己打扮得格外迷人,向弗莱思杰夫人借了项链。舞会上,凭借漂亮的容貌,精美的服装和佩饰,许多男士争相与她共舞。可能因为玩得太疯,回到家中,发现脖子上的项链不见了。夫妇俩大惊失色,慌忙到处搜寻,哪儿也没找到。不得已,她们借了4万法郎的高利贷,加上积蓄,共花了5万法郎买了一串钻石项链。归还时,主人看也不看就把手饰盒子放到了一边。一晚上的虚荣换来宿命般的霉运,是她拜金与虚荣必尝的苦果。

学完这篇以项链为线索的小说,老师归纳的主题思想,我们都背得滚瓜烂熟。曾记得,不仅老师,连社会舆论,甚至教师的备课指南,都千篇一律地把小说的主题确定为: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荣,狠狠鞭打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享乐主义。家喻户晓的主题思想,吻合了中国传统的因果报应。

今天,重温经典,总觉得过去归纳的主题思想,有失偏颇。首先,项链丢失,夫妇俩没有昧着良心逃之夭夭,而是扼守做人之道,维护做人的尊严,留下来承担责任:辞退了女仆,改租一间顶楼,洗衣、买菜、打水、倒垃圾、丈夫深夜忙于抄写……尽管二人被折磨得外表苍老,但内心充盈着借钱还债的诚信。一百多年前的《项链》,让读者看到爱美女士的忠诚和人性化品质,以及马蒂尔德夫妇的责任心和担当。对当今社会借钱不还、甚至玩起人间蒸发的“老赖”,是多么有力的鞭打!10年后与女友重逢,项链主人得知还项链的真相后,非常激动:“哎哟!项链是假的,顶多值500法郎!”真相大白,作者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小说戛然而止。振聋发聩的结果,令人嘘唏不已。可在真与假的冲突中,作者让主人公完成了世道和良心的修行。这种对社会风气的警示和勉励,应该也是小说主题思想的另一种内蕴。

《项链》精于选材,善于开掘,巧于构思,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写出了当时社会上、中、下三等人的生活状况。特别是丢失项链后,我们没有看到这对夫妇的计谋和手段,而是在惊慌和焦虑中,做好迎接践约后的艰辛与困顿。尽管命运的沉浮,使马蒂尔德变成了粗壮苍老的妇女,但这一过程让她找回了真实的自我,净化了曾被虚荣蒙蔽的心灵,自卑变成了自信。在契约社会里,契约精神已不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准则,而是公民行为不可逾越的底线,是人格和尊严安身立命的根本。《项链》中宣扬的契约精神,在我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留下无限的遐思。

重读经典,有了更深的思考。文学不是数学,不存在依据什么公式找到标准答案。文学妙就妙在多义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单纯的虚荣心说、命运无常说、金钱至上说、诚挚相爱说,都不够全面。经典的主题是极为丰富的:诚信和契约精神不是哲学理念,却是生命的实践,它应该是《项链》主题思想的另一高度!

打开书柜,先秦文学、唐宋文学、明清文学、民国文学,以及群星灿烂的外国文学……那一棵棵参天大树,飘散着绝尘的清香,在世世代代的阳光和清风里摇曳。阅读经典,就像与终生信赖的朋友和始终陪伴的家人促膝谈心,倾诉衷肠,付出的是时间、精力和情感,汇聚的是诗和远方,是永不磨灭的绚烂。

新闻推荐

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 烟台市出台规范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意见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唐寿锐)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出台《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永不磨灭的绚烂 心香一瓣)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