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她甘当最普通的“勤务兵”,时刻奔忙在为百姓解难的一线;疫情突如其来,她化身暖心“小红袄”,带给居民满满的安全感。在退役服务社区的二十年时光里,?芝罘区幸福街道?信达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孔爱华从未丢掉军人的担当作风与坦荡胸怀,她待群众胜家人,视责任如生命,一刻没有“稍息”,忙碌却快乐着。
“小红袄”带来满满“安全感”
眼下正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攻坚期,穿上“红马甲”的孔爱华和社区干部、居民志愿者一同忙碌在街头巷尾,她带头清扫街巷卫生、清除城市“牛皮癣”、发放文明手册,成为社区居民眼中最靓丽的“一抹红”。
孔爱华奔忙的样子,让大家不由想起今年初春,时刻守护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那个“小红袄”。那是带给人们十足安全感的“一抹红”,奔波在小区的每个楼栋,贴公告、摸信息;守在社区出入口的检查点,测体温、忙登记;拿着小喇叭站在蔬菜便民活动中心维持秩序……旁人在凛冽的风中瑟瑟发抖,“小红袄”却总是忙活得出了一头汗。
由于防疫工作繁忙,孔爱华连续两个多月穿着同一件红色的羽绒服,加上本身瘦小的身材,因此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呼为“小红袄”。“看到她忙碌的样子,总让人感到满满的安全感,让大家对疫情防控充满信心。”社区居民邹晓萌对记者说。
“您好,我们是信达社区居委会,请问您家有外地回来的亲属吗?请注意通风、消毒,尽量不外出。”这是孔爱华在疫情爆发初期每日打的上百个电话的其中之一。她说,“我们社区一共有1823户居民,摸排必须一户不落,我们要用绣花般的精细和耐心,?织好社区防疫第一道?安全网。”第一次摸排、第二次摸排……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奋战,孔爱华把社区疫情防控的各类信息牢牢掌握在手中。人员信息明了,流动范围清晰,卡点检测严格,在孔爱华的带领下,社区筑起了坚固的防护墙。
在便民蔬菜采购点,为保证居民有序、安全买菜,孔爱华提前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划分场地、设计路线、贴标志、拉警戒线、录制宣传语。在采购现场,随处可见“小红袄”忙碌的身影,她担任着“搬运工”“提菜员”“纪律委员”“送货员”等多重角色,还时不时拿起喇叭吆喝两句,逗居民开心,让大家全然忘记排队等待的枯燥。当得知小区低保户王大姐因没有口罩而无法下楼买菜,正在家里着急,孔爱华赶紧把自己省下来的2个口罩送上门去。事情虽小,却在居民的心里留下了温暖。
简单小事提升群众“幸福感”
孔爱华退役后来到幸福街道任职社区主任的第一年,就显示出坦荡无私的军人作风和胸怀。那时,辖区内的福泰小区只有一个南门,居民上下班外出只能选择南门,对于住在北面或者需要去北门办事的居民来说非常不方便。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单门”问题越来越影响居民生活和出行。孔爱华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组织专人进行实地考察并及时与街道、物业等有关部门就此问题进行沟通,在征得各部门的同意之后,抓紧时间设计解决方案,并通过多次讨论进行项目优化。
很快,(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小区北面打开了一道方便居民出入的侧门,孔爱华也借此机会将破损模糊的楼牌号和坑洼的路面重新修整,使得这些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居民都拍手称赞:“可真是做了件大好事,这下可方便了。”看似简单的一件小事,却体现出孔爱华果敢的办事作风和一切为人民的办事宗旨,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老旧小区的改造问题一直是幸福街道的难点问题。自来水“一户一表”政策开始实施后,部分老旧小区的改造费用收缴工作一直不太顺利,部分老旧小区的改造费用收缴情况一直不太顺利,其中居民的不理解为主要原因,有部分居民表示不接受政策、不愿意配合缴费。孔爱华认为,退缩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她选择迎难而上,主动到相关门头网点和居民家中做思想工作,将“一户一表”的长远意义及自己对于老旧小区工作的心得体会一一讲述,最终孔爱华真挚的工作热情融化了群众的心,得到了群众的理解,使得“一户一表”顺利改造完成。
去年7月,群众满意度走访工作照常展开,在群众满意度大走访的过程中孔爱华发现邮政小区有一个特殊的诉求。这个只有八个单元的老小区存在着一个几百平米的违建菜园,不仅侵占着一大片公共区域,一到夏天还会因草树茂密吸引大量的蚊虫,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孔爱华立即联系了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带领工作人员赶到邮政小区进行实地考察。由于小区没有专门的物业管理,许多事情需要亲力亲为,搜集调查民众意愿、查阅往年资料、申请专项资金、汇报整改计划并联系各方,孔爱华多次牺牲自己休息时间,往返于菜园、街道和相关部门。干练且认真的她不愿耽搁、拖沓,一直紧跟菜园改造的进展情况。几个月后,挖掘机终于开进了邮政小区,道路拓宽了,花园规整了,停车区、休闲区、长廊小花园一一完成,邮政小区焕然一新,居民们拍手叫好并送上锦旗,困扰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
关爱退役军人
传递“温暖感”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孔爱华提着早就准备好的米面粮油等爱心物品敲开了退伍老兵孙吉令大叔的家门。77岁的孙吉令听力不好,孔爱华就搬了个小凳挨在孙大叔的身边,一边仔细询问他的生活需求,一边耐心地把要和他交流的字字句句都写在了纸上。一个不起眼的微小举动,却让人感到十足的温暖。
在日常工作中,孔爱华十分注重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社区党建氛围,她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信暖民心、达通民意”的党建品牌。其中定期走访慰问低保困难群众和退役士兵已成为社区建设的固定活动。她本着为居民谋福利、办实事的宗旨,在岗位上勤勉踏实做事,社区里大到政策改革、小到邻里纠纷,她都认真处理、严谨对待。
作为退役军人的孔爱华十分关注社区退役军人工作,在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后,她主动扛起退役军人政策宣传、津贴福利、就业选择、日常生活等相关工作,为丰富退役军人生活,还积极联系社区文工团、卫生服务站、周边银行等,不定期为退役军人举办社区查体、文艺汇演、理财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辖区的退役军人党员,孔爱华还引导他们加入社区共建平台,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如今,大到政策改革、小到邻里纠纷,处处都有退役军人志愿者的身影。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社区更加多彩,为居民做些实事,让社区更加美好。”坚守着这份质朴的初心,孔爱华甘作社区居民的“勤务兵”,她一刻没有“稍息”,始终行动在一心为民服务的道路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宋晓娜通讯员吕伟伟)为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近日,福山路社区联系电影公司工作人员,在辖区文化活动小广...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