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做好水旱灾害防御,确保烟台市安全度汛。昨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烟台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烟台市已进入主汛期,市水利局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防御领域面临的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在“防”上做功夫,努力实现超过工程设防标准的洪水不打乱仗、发生工程设防标准内的洪水不出意外、水库不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垮坝失事、山洪灾害不出现群死群伤“四不”目标,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有效保障城乡用水
累计调水2.34亿立方米
在抗旱方面,烟台市遭遇连年干旱,尤其是2019年全年降水仅400多毫米。今年以来,烟台市平均降水量355.0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多119.5%,比历年同期偏多40.4%;入汛以来,烟台市平均降水量135.0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多42.1%,比历年同期偏少2.6%。
虽然降水偏多,但大多数河道还没有形成明显洪水过程,烟台市水库来水较少。“为了应对可能持续的干旱,年初的时候,我们组织编制了市县两级水利抗旱预案,从最不利情况出发,科学分析水量供需平衡,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应对措施。”市水利局副局长范万荆介绍说,“我们超前做好2019-2020年度客水调引工作,计划调水2.18亿立方米,累计调水2.34亿立方米,超额完成预定调水任务,有效保障了城乡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调引客水,极大缓解了城乡供水矛盾,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市水利局节水办主任刘延俊介绍说,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市水利局迅速健全水利系统防控体系,全面落实防控各项措施,做好卫生消毒、人员防护、体温监测、物资储备等工作,确保满足调水需要。
健全山洪灾害预警机制
检修维护647个监测站点
在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方面,面对疫情,市水利局超前做好各项准备,并于2月底全面开工建设;加强督导检查,实行周调度制度,全力推进63项列入省实施方案的重点防灾减灾工程,于主汛期前按期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在超标准洪水防御方面,组织指导各县市区编制了重要河道和重点防洪城市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组织开展演练,以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在水库安全度汛方面,逐库落实了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通过线上线下责任人培训,提高责任人履职能力;加强大中型水库汛限水位监管。
在山洪灾害防御方面,对烟台市647个监测站点进行了检修维护,健全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落实市县乡村四级预警人员,进一步修订完善县乡村级防御预案,搞好山洪灾害防治区域应急演练。
“烟台市久未经历大洪水,可以说这几年持续干旱,烟台市干群对洪水认识不够清晰。”市河长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兵表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做的就是把预案作实、作细,超标洪水防御预案、水库抢险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具体到巡查、预报预警、应急处置、转移每一个环节,谁负责、向谁报告、由谁指挥都明确到人,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各环节按照预案迅速行动。尤其是山洪灾害县乡村三级预案,我们也考虑到村居的不同情况,摒弃了以往清一色的文本式预案,有针对性地采取以图代文的方式,说白了就是山洪预警发布后,群众知道怎么跑、往哪跑、谁负责带着跑。”
推动河道行洪度汛
实施河湖“清四乱”常态化
2019年以来,烟台市先后组织开展了河湖“清四乱”、河湖清违整治等专项行动。通过无人机航拍巡查、人工现场核查等手段,对烟台市重要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建、乱堆等问题作了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进行集中整治。
截至目前,已梳理合法项目305处,复核整治各类问题1900多处,所有问题均在省定时间内完成销号。河湖清违整治工作的扎实推进,一方面改善了河湖环境面貌,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防洪安全隐患,对河道行洪度汛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市水利局河湖管理与水政监督科科长景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为巩固和扩大河湖清违整治成果,今年我们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正在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行动,将工作重点从大河大湖向农村小河湖延伸,从集中整治明显突出问题向常态化规范化整治所有问题拓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曲彩云通讯员大伟行国)记者6月17日获悉,疫情期间,烟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所辖烟台文化中心广场将暂停...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