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烟台 > 正文

民生福祉:绘就多彩底色

来源:烟台日报 2020-07-05 08:49   https://www.yybnet.net/

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刘平

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话及民生,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温润着烟台百姓的心田:老人不出社区就能吃到实惠的午餐;市民出门就有一处处花草相伴的城市慢道,一元公交畅行城区,居民小区旁的垃圾场被改造成小游园,无物业小区有人管有服务,就业渠道更灵活,城市夜景更多彩……

点点滴滴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总投资144.8亿元的“10大类100个民生事项全面实施”列入2020年度“三重”工作任务目标,体现了政府对民生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最大期望,截至目前,烟台开工建设学校33所,超额完成三季度开工建设20所学校任务。安居是民生之愿,截至目前,烟台发放租赁补贴9603户,超额完成年度9000户租赁补贴发放任务,城市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申请租赁补贴,实行常态化申请和按月审核发放。就业是民生之本,截至目前,烟台扶贫专岗累计上岗10205人,超额完成全年8000人上岗任务。就医是民之所依,烟台市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研究确定高血压、糖尿病药品和基础输液为药品集中采购项目,随着医疗降费惠民工程的推进,进一步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范围,群众就医负担将降低。城市环境是民之所向,烟台市启动城市更新三年行动,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市区14条道路综合改造全面铺开,重要节点滨海路木栈道建成通行。

今年,烟台财政在年初预算压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对2020年预算安排的差旅费预算再压减30%,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再压减60%。兜牢民生底线,真金白银的保障要到位:今年1—6月份,烟台市民生支出完成293.7亿元,占烟台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6.2%。

一边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一边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一减一增”反映出市委、市政府坚决兜住民生底线、托住发展基本盘的决心和信心,让民生温暖抵达每个百姓内心。

烟台市新建、改扩建50所学校

日前,记者来到芝罘区山水龙城小学施工现场,几十名工人正在进行风雨操场的外墙保温工作。

“今年五月以来的雨水太多,耽误了不少工期,为了确保学校如期交付使用,我们组织工人开足马力地干。”记者跟随项目部经理于龙清进入北侧的教学楼,这里的外墙保温已经在5月底结束,最外层的真石漆将于本月底完工。在教学楼二层,工人们在进行教室和走廊的内装饰。

看着一天一个样的学校工程进入尾声,距离学校一墙之隔的市民林女士十分期待。“孩子明年就上小学了,如果没有这所家门口的学校,我们就得每天一大早把孩子送去南面的黄务小学或者北边的军民小学。”林女士告诉记者,这两所学校距离所在的小区直线距离均在2公里以上,学校建成后,老人可以走路接送,免去了家长不少麻烦。

据芝罘区教体局校产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建的山水龙城小学交付使用后设定30个班级,新增学位1350个左右,将大大提升周边教育资源配备水平。

“今年,烟台市将累计投资3.08亿元,开工新建、改扩建学校50所,建设校舍6.8万平方米,建设运动场地12.7万平方米,购置教学设备4.4万台件。”据市教育局规划财务科科长郑松玉介绍,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学校将进一步巩固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化解成果,基本补齐乡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短板,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

“一元公交”节约出行成本五千多万元

“‘一元公交’实行将近一年半了,我一天来回省4块钱,不知不觉已经省了一千多块钱了,每次坐上公交车心里就小开心一下。”昨天傍晚,在北马路汽车站公交站点等62路车的孙晓琳告诉记者,“既省钱又方便,对我们老百姓来说,这是政府实实在在的为民谋福。”她家住牟平区,每个工作日乘坐公交车到芝罘区上班,以前一天来回乘车要花6块钱,现在就花2块钱。

如今市区所有公交车,包括开发区的21路、22路、23路,牟平区的61路、62路等跨区线路在内,全都是一元一票。原来分段计费时票价最高达到4元,现在只要1元,往返一趟最多能省6元。

过去市区公交线路实行阶梯制票价,即分段计费。烟台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建议以及市民普遍反映,分段阶梯票价模式不仅票制繁琐,影响乘客上车通行速度,并且乘客常因票价问题与驾驶员发生冲突,影响乘车体验。

去年,烟台市回应群众呼声,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六区164条常规公交线路正式实行一元一票制,市区公交全面进入“一元时代”。

“虽然对老百姓来说只是两三块钱的小事,但对政府来说总数并不是个‘小账单’,一元票制惠民政策加大了政府财政负担,这背后是烟台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和共享发展成果的决心。”烟台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以来,公交服务有责投诉同比下降了40%,市民满意度显著提升。据统计,2019年市区公交客运量达3.14亿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4%,仅“一元公交”这一项,政府让利市民公交出行成本5000多万元。

社区食堂开到百姓心坎上

5月底,烟台市再添一处“市民社区食堂”。位于芝罘区前进路1号的顺河社区“市民社区食堂”,营业面积400平方米,80个餐位,给周边3000多户居民带来家门口的便利。

这几天,家住东方巴黎小区的宋女士中午和晚上都在这里吃。“一荤两素一汤一主食,只要8块钱,开业头三天搞活动,本社区满70岁以上居民只收半价,才4块钱。”宋女士告诉记者,“社区食堂大大方便了老年人,花不了几个钱就能吃上营养、健康的放心饭,省了自己买菜做饭的功夫,子女也不用跟着操心。”据了解,该食堂还对社区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开展每天免费送餐一次的服务。

社区食堂是烟台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面向社区居民,主要服务老年人。去年1月16日,市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大力举办社区食堂,更加便捷地服务广大市民。

往往越是小事,越是琐碎,抓起来耗时费力还不起眼,但实实在在地关系着群众的获得感。自去年6月烟台市第一家社区食堂营业至2019年底,烟台市已建设社区食堂55处,日均服务3700余人次。社区食堂自建设运营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市场运作、政府补助、服务老人、辐射社区的社区食堂“烟台模式”。

今年,10个社区食堂建设任务已列入100件民生事项中,将按照规模化、连锁化、标准化要求选址建设,一般应在500平方米以上。2020年,芝罘、福山、莱山、牟平、开发区、高新区等六区各选址2—3处社区食堂,最后由市民社区食堂建设工作指导小组统筹确定10个食堂选址和经营者。目前选址基本完成,正在加快设计和建设中。

一条道提升一座城

慢行系统,既关乎百姓民生福祉,又关乎城市形象。

这个端午小长假,很多市民和游客打卡城市慢道,“仙境海岸,鲜美烟台”的城市形象更加鲜明。记者了解到,2019年,市区共打造绿化景观道路33条,栽植苗木31万株,改造小公园、小绿地、小街景59处,建设慢行系统31公里、绿道16.3公里。观海路成为市区第一条“绿化管理示范路”,南大街升级成“商业中心景观绿带”,滨海路上一条集生态防护、亲海观光、休闲健身功能为一体滨海观光绿带成型,连接各区的主动脉港城东大街则升级为“城市生态连接廊道”。

城市慢道在不断延伸。目前,烟台市对青年路、环山路、文化路、胜利路、上夼西路、西南河路、大马路等10余条市区主次干道进行改造提升正在进行,改造内容包括慢行系统改造,以提升道路的便利性、舒适性和道路使用者的满意度。

市城管局已开展城市更新三年行动,今后三年,市区两级每年分别拿出一定数量道路进行标准化改造,将不同等级道路的慢行步行道、自行车道形成完整网络,不断扩大慢行系统覆盖面,逐步形成环形闭合慢行系统,打造安全、通畅、舒适、宜人的出行环境,形成快慢相宜、刚柔并济的宜居城市交通体系。

老旧小区“蝶变”

老旧小区整治改造也是烟台重点民生事项。一处处老旧小区“蝶变”换新颜,一点点提升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眼下,芝罘区卧龙小区正在经历这种“蝶变”。

“刚住进小区时,还是比较舒适、便利的,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小区里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环境差等问题日益凸显。”该小区居民孙女士告诉记者,小区里道路坑洼不平,自来水管道老化经常漏水,供热管道老化造成冬天家中温度不高,下水道有时还发生污水外溢的情况……这些糟心的经历影响着小区居民的居住体验。

而今,包括卧龙小区在内的13个小区纳入2020年芝罘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重点解决地下管网破损老化等问题。卧龙小区作为试点小区,已经完成地下改造施工方案并公示,自来水和供暖改造正式进场施工,其他改造工程也将全面开工。

今年,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芝罘区仍然优先保障这项民生工程实施,并且相比往年大大提高了改造标准。从地下到地上进行全面的立体化改造,改造内容涉及基础设施修复、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化三大类,重点解决地下管网破损老化、空中线缆“蜘蛛网”等问题,尤其是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排水管堵塞、污水外溢问题,将对改造的老旧小区污水管道全部更换,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芝罘区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场景是烟台市提升城市颜值的一个缩影。按照计划,烟台市今年改造老旧小区203个、10万户、867万平方米,任务量占全省五分之一。要求老旧小区改造4月底前全部开工,年底前全部完工。到2024年末,全部完成2005年12月31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约有50万户。

一个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彻底改变着小区的“脏、乱、差”,还给千家万户一个更加干净、温馨的家园,也升腾起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市区14条道路换新颜

从四车道一跃而升级为八车道,绿化带一米五宽,人行道两米五宽,还有独立的也是两米五宽的骑行道……这是前不久惊艳重现的烟台西南河路西关南街到乐山里路段的样子。

西南河路历时87天,完成了车行道拓宽、人行道慢行改造、地下管网改造及强弱电架空线入地改造等施工,涉及车行道改造2.4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8400平方米,增加自行车道1.5公里。通过改造提升,打通了万达商圈、医院、商场周边原有交通单行设置造成的局部拥堵,改为双向六车道通行,交通状况大为改善,同时增设了慢行系统,全面提升了道路颜值、城市形象、通行能力及出行安全。

市城管局组织市政养护中心高标定位、统筹规划,逐条道路现场勘查、高标准规划设计,从源头上综合治理影响道路交通、市民出行、环境秩序的各类问题。组织施工单位科学安排工期,加班加点抢赶工期,提前完成道路改造任务,集中解决了一批商圈道路单行拥堵、道路坑洼不平、市民出行不畅等瓶颈问题。

据市城管局市政养护中心副书记王义勇介绍,目前,已完成化工南路、学院西路、银海路及西南河路、港城东大街5条道路改造,正在进行滨海东路、青年路、环山路、胜利路、上夼西路、清泉路6条道路改造,累计完成车行道沥青面层516000平方米,慢行系统沥青面层52000平方米。

租赁补贴解决“房困户”住房难题

“俺真得好好感谢这个政策,这两年家里老人看病、孩子读书,都正是花钱的时候,每个月准时领到租赁补贴,感觉格外踏实。”45岁的市民姜令霞,提起今年补贴“提标”喜上眉梢。姜令霞和丈夫、儿子、公公,挤在南车门一栋50余平方米的住宅里租住,人均居住面积仅有不到13平米,一家四口全靠姜令霞务农所得和丈夫的工资生活,全年收入不过3万元出头,四口人平时过得格外“紧巴”,之前每个月交房租的时候,都格外发愁。

2018年,姜令霞从报纸上看到了烟台市住房租赁补贴的申请方式后,通过街道提交了相关申报材料。“一共就填了4张表,带齐全部证件和材料,跑了一趟就全部办完了。”从提交申请到对外公示,再到首次领取405元的住房租赁补贴,前后仅耗时2个月。而令姜令霞喜出望外的是,今年3月起,每月打到账户里的租赁补贴,从405元上涨到了660元。

从之前每个月底为房租愁眉不展,到连续两年领取补贴心头不慌,从“忧其居”,到“喜其居”,姜令霞只是烟台市住房保障租赁补贴“提标扩面”的诸多受益者之一。未来,更多“房困户”将被纳入补贴范畴,申领流程也更便捷。

记者了解到,目前,烟台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住房保障的收入线和保障面积同步提高。市住房保障部门已为市中心区在保的5613户保障家庭补贴40余万元,“提标”政策真正惠及广大保障家庭。

下一步,烟台市计划将市区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租赁补贴保障范围,可享受的租赁补贴不超过其所承租住房的租金。同时,烟台市各级各部门结合“放管服”改革和“一次办好”要求,规范租赁补贴申请、审核和发放程序。城市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申请租赁补贴,实行常态化申请和按月审核发放。

新闻推荐

芝罘丽都社区成立 文明养犬志愿劝导队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逄苗通讯员徐娜)近日,芝罘区丽都社区成立文明养犬志愿服务劝导队,共30余人参加了成立仪式。丽都社区收...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民生福祉:绘就多彩底色)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