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余蕊均 城市进化论
图片来源:摄图网
都市圈时代,站出来“拉圈组群”的城市,往往都是区域经济中心,但也有例外。
日前,江苏盐城抛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建一个“环黄海生态经济圈”超级大群,不仅包括上海和江苏、山东、辽宁三省的沿海城市,还涉及朝鲜、韩国的环黄海地区。
具体名单:上海,江苏盐城、南通、连云港,山东日照、青岛、烟台、威海,辽宁大连、丹东,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相关城市,加上朝鲜的环黄海地区(包括平安北道、平安南道等),韩国的环黄海地区(包括仁川广域市、京畿道等)。(据澎湃新闻)
△ 设想中的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城市及区域分布图 盐城官方图 来源:澎湃新闻
大家知道,在现行体制机制下,即便想在一省之内真正成“圈”,尚且存在不小难度,而一个GDP不足6000亿、人口700来万的苏北地级市,又如何吸引上海天津青岛等“大块头”参与其中?
盐城的构想,会不会过于宏大?
1.“组局”的初衷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公开报道显示,去年8月,盐城就提出了建设环黄海生态经济圈的设想。此番引发外界关注,源于6月13日举行的一场专家研讨会。
会上,盐城市长曹路宝首度阐述了“建群”背后的所思所想,明确表示希望能以黄海湿地保护为切口,实现生态破题、经济落脚,探索出一条以生态合作引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
划重点,黄海湿地保护为什么被视为合作的基础?
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连续分布泥质滩涂海岸,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之一,因而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这一全球关注的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鸟类栖息地。
世界上最受关注的一些濒危物种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比如全球仅存百余只的中华凤头燕鸥,全球仅存数百只的勺嘴鹬,全球野生迁徙种群仅存1000余只的丹顶鹤以及全球几乎所有的小青脚鹬、大滨鹬和大杓鹬。
同时,该路线又是一条最脆弱的迁徙路线,保护压力巨大。因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在保护和科研方面都具有十分突出的普世价值。
2019年7月,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4处世界遗产、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这个第一期项目即在盐城。
《光明日报》早前在总结申遗成功的启示中指出,这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开始,也是经济发达地区生态保护的创新典范。
在曹路宝看来,在长三角这个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有一块数千平方公里的生态空间被完整保护了下来,“甚至有地方还是无人区”,“这就告诉了全世界,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同样可以实现对自然遗产的保护”。
事实上,作为系列遗产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共包含16个提名点,其中,二期项目将涵盖14个提名点,涉及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以及天津南大港、上海崇明东滩等保护地。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难看出,这些区域与盐城的拟邀请对象基本重合。以启动二期申遗工作为契机,盐城希望全面推进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建设。
“实现从环渤海湾的国内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扩大到环黄海地区的国际经贸合作,形成更大格局、更广领域、更多主体的跨国区域经贸合作。”曹路宝说。
2.“建群”有多难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有现实利益,才有可能调动积极性。
如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所言,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的前提,是“大家都要有好处”。只有形成更广泛的共识和利益纽带,才能吸引更多城市参与其中。
不过,仅从国内合作部分来看,真正形成这种纽带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国家发改委原规划司司长徐林此前曾表示,在(城市群、都市圈)规划实施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采取的都是“貌合神离”的做法,都有自己出于本地行政区利益的考虑,因而阻碍了要素流动。
对盐城来说,打破行政藩篱,必须创新探索。毕竟眼下想建的这个“群”,国内成员大大小小差不多20个,“平等对话”存在一定难度。
△ 据地方统计公报和公开报道整理(葫芦岛、锦州、营口、大连为户籍人口数据,其中大连为2018年数据)
根据现有城市名单,可以做一个简单对比。
在江苏省内,同为地级市,盐城在经济实力、人口规模、人均GDP等主要指标上均不如南通,特别是近年来南通紧抱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地位日益明晰。盐城“组局”,南通未必买账。
而江苏以外,且不说直辖市上海、天津,副省级城市青岛、大连,盐城能否顺利邀请到烟台、唐山等老牌明星城市,似乎也得打个问号。
不仅如此,盐城还需要回答一个关键性问题——被视为“世界级名片”的黄海湿地,目前在国内有多大的号召力?
城叔注意到,去年7月,申遗成功后不久,盐城即举行了旅游发展大会,并提出要用好“世遗”金字招牌,做好生态+旅游大文章,打造最顶级的旅游生态品牌。
在知乎上,也有网友提问,盐城能不能借助申遗转型成为一座旅游城市?一个普遍观点是,和九寨沟、可可西里等世界自然遗产相比,黄海湿地的吸引力还不够。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想要的队友太强,手里的王牌却不够硬,盐城要建群难度可想而知。
3.“北上海”的野心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直以来,作为江苏“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海域最广、生态资源最丰富”的城市,盐城的存在感并不高,不仅在苏北面临徐州的“压制”,更遑论高手云集的长三角。而上一次被全国关注,还是因为响水爆炸事故。
此番牵头组局,盐城想搞出点“大动静”。
用曹路宝的话说,推进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建设,是盐城扩大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我们提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建设的初步设想,期望引起国家乃至国际层面的关注重视。”
放到全国层面看,盐城是有被重视的。
早在2010年3月,时任盐城市副市长曹友琥率团参加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当地媒体高呼“盐城今天加入长三角城市群”。
不仅如此,盐城最终一路杀进了去年底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而当年同期加入的淮安则已然退出“群聊”,盐城成为长三角27名成员中唯一来自苏北的选手。
关于盐城入选的理由,一名参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编制的消息人士曾对媒体表示,盐城地处上海北向沿海开发带上,在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经济联系、交通通达性等方面具备优势。
△ 图片来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
而在2018年1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盐城亦榜上有名。
“东部海江河湖联动区包括淮安、盐城、扬州、泰州、滁州等市,发挥淮安、盐城区域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依托洪泽湖、高邮湖、南四湖等重要湖泊水体,统筹海江河湖生态文明建设,强化与长江三角洲、皖江城市带等周边区域对接互动。”
但不同于徐州对北部淮海经济区的“上心”程度,盐城官方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长三角。2018年7月,盐城正式提出高质量发展的“两海两绿”路径,即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
盐城市委书记戴源日前在受访时提到,盐城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备3个差别化的竞争力——生态湿地,风电、光电等资源以及现代农业,他希望通过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等建设,把盐城打造为“长三角北翼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这不难理解,作为长三角的龙头,上海好比所有人都想抱住的“大腿”。有上海在的群,自然不愁没人理。
而顶着“北上海”的称号,盐城“建群”又有几成把握?
(实习生刘家琳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字 | 余蕊均
原标题:《苏北“小城”大胆组局,拟邀名单:上海、青岛……》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6月15日下午,烟台市召开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会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