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慕溯)她叫张萍,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也是福山区七色光儿童康复培训学校的创办人。
当她看到孩子们的“不同”时,决定办一所康复学校,名字就叫“七色光”。说干就干,她租了一套住宅作为训练场地。尽管空间狭小,但孩子们很争气,进步很大。慢慢的,许多家长慕名而来。七色光也吸纳了一些志同道合的特教老师。
2014年,张萍租了一个三百平方的厂房。那时候七色光很困难,真的是家徒四壁,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唯一的一个沙发是网吧丢到垃圾箱,她们捡回来的。表面的皮革全部暴裂,一碰就掉渣。虽然条件简陋,但家长和孩子们的康复的热情很高涨,只要不生病,都会克服一切困难来上课。
来康复的孩子,家里都很贫困,七色光是免费给孩子们康复,所以学校经济压力很大,很快张萍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吃饭都成问题。为继续维持,她与爱人商量,干脆把车卖了。那段时间张萍的压力非常大。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际,区领导得知情况,在残联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康复场地,又宽敞,又明亮,有七百多平方米。区领导帮七色光申请到烟台市定点康复机构的资格。现在,她们免费给孩子们康复,由政府拨付康复训练费。孩子们不仅可以免费上学,每年还能领到两千元的生活补贴。消息一传出来,家长们都沸腾了,高兴的直抹眼泪。连张萍的爱人都说,感谢政府保住了他的房子。就在去年,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宝宝。
这些年她们康复了许多孩子也挽救了许多家庭。有一个孩子,三岁半在毓璜顶医院诊断为自闭症,经过两年半的康复,和正常孩子没有任何区别,今年他都要上小学了。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现在学校有大约100个孩子在接受康复训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也能完全康复,全家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满足孩子们免费接受教育并不是七色光工作的止境。在这个基础上,张萍继续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跋涉。为孩子们争取更多的权益和更好的社会环境是七色光的使命。2016年七色光有幸获得福山民政局公益创投大赛一等奖,2018年再次获得公益创投大赛一等奖。同时她们争取各种社会资源,都用于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品质。
转眼间张萍在特教战线上已经工作了15年,她将继续努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她深深热爱的特教事业。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好起来,是张萍最幸福的事。她最大的目标,是在有生之年,能尽自己的努力,解决孩子们就业和养老的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侯召溪)政银企携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记者昨日获悉,“首贷培植行动”在烟台市启动以...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