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刘晋烟台绒绣,省级非遗项目,又称毛线绣花,是用彩色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进行绣制的一种手工艺品。绒绣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内棺的装潢材料里就有“铺绒绣”。据长沙汉墓出土文物考证,西汉时期,我国毛线织绣就已由新疆流传到中原等地,当时的作品多为坐垫、褡裢等。但是将彩色毛线绣在有网眼的坚硬的钢丝布上,却是近代从欧洲传到我国来的。
纵观近代烟台绒绣的优秀作品,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悬挂于毛主席纪念堂正厅的巨幅绒绣《祖国大地》外,还有《敬爱的周总理》、《沉思中的周恩来》、《金丝猴》等。而这些,均有一人始终坚守。她就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唐淑娟。日前,记者来到她的家中,在聆听她与绒绣背后故事的同时,也在感悟她50多年坚守传统,守正创新的“初心”。绣《祖国大地》,她是参与者今年78岁的唐淑娟,16岁跟随姐姐学习平绣———麻布绣花。“因为那时还没有绒绣厂,也不知道绒绣到底是什么。”说起自己与绒绣的渊源,唐淑娟回忆说,“1963年,烟台绒绣厂(时称工艺绣花社)成立之初,相关负责人在社会征集手工艺人,那时我们就从厂子拿货,然后在家里做。”对于平绣改绒绣,唐淑娟坦言,刚开始有些困难。“毕竟材质不同。首先平绣是棉线,只有一种颜色,把图案印在平布上制作,而且只要照着原样绣就可以。但绒绣不同,它的底料是钢丝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眼布。织这个料的技法也完全不一样。钢丝布在织的时候要上浆,织出来后较硬,能挺起来。毛线主要以澳大利亚、日本的进口毛线为主,有时还会用到天津、威海等地毛纺厂生产的毛线。最重要的,就是绒绣的针法特别多。”
在老前辈老师傅们的精心指导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唐淑娟的技艺突飞猛进,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另外一大难关———创新。“那时还不是国外的来料加工,而是需要设计。我们根据不同的人群,讨论他们喜欢什么色调,什么图案,再把这些想法进行设计。设计好了后,绣样车间开始绣做,制作完成,就到一年两季的广交会参展成交。有了订单,再开始批量生产出口。”
让唐淑娟最为自豪、也是难度最大的作品,就是《祖国大地》。那是1977年3月,中央工艺美院的袁运甫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黄永玉先生以及秦龙、刘秉江等画家为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创作壁画稿《祖国大地》。“由于袁先生对绒绣壁画的艺术效果有一定的了解,在我们绒绣厂相关技术人员的积极推介和厂负责人的努力争取下,从众多设计方案中,烟台绒绣脱颖而出。”
而宽23.7米、高6.61米的绒绣,当时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方方面面遇到的困难之多可想而知。“当时,烟台织布厂的攻关小组前所未有地研制完成了5目/英寸的网眼布,钢管厂解决了26米钢管撑子,我们烟台绒绣厂从181名职工中,挑选出43名高水平的绣工,历经58天的奋斗,平均每天工作14.5小时,用了1200多种颜色的500多斤毛线,经过640多万针绣制,终于完成了总面积170多平方米,绣做面积154平方米的作品。”唐淑娟告诉记者,“因为绒绣作品实在太大,所以我们分成三个小组,各自绣一部分,同时注意整体色调的把握,保证画面效果。”
回想起当时制作的情形,唐淑娟直言,“太难了!三组人用的颜色不太相同,如何做到天衣无缝,就需要对颜色特别敏感。”当作品得到当时毛主席纪念堂总指挥部下达的通知“效果很好,无须改动,准备安装”后,她难掩激动之情,“这幅壁画的完成,解决了一系列做大型绒绣壁画在原料、工艺、协作等方面的难题,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和可靠数据,也为以后继续做大型壁画奠定了基础。”两幅《周总理》,她是坚守者《祖国大地》的成功,让烟台绒绣声名大振,随后,烟台绒绣厂又承接、制作了人民大会堂的《蓬莱阁日出》,宁夏自治区党委的《长河红日》、《沙湖秋色》、《丹霞地貌》、《六盘秋韵》,烟台市政府驻京办的《烟台山》等作品。而唐淑娟,也成为当时绒绣厂技术最好的技师之一。“我开始做高档艺术品,根据画面的大小和难易程度,一般四到八个月做一幅。”
如果说《祖国大地》是集体创作的结晶,那么两幅《周总理》绣像,则是唐淑娟个人技艺的最好展示。第一幅作品,是1992年,烟台绒绣厂为了准备9月份的中日交流展而让她绣制的。“当时参照画片是一幅挂历。我接到任务后,从四月份开始做,做了四个月时间终于完成。在绒绣技艺中,人物绣作是最难的。特别是人物面部,尤其是伟人像。总理的面部表情在绣作的时候必须要还原,就是跟原作一模一样。再就是衣服,挂历上,总理穿的是灰色毛料风衣,我们都知道,染料时,灰颜色是最难染的。所以染这个线的时候,是经过了反复试验,才达到要求的。”
回忆当时的过程,唐淑娟的嘴唇不断抖动,难掩内心情感,“我当时绣作的时候,一开始绣,就能想到总理的音容笑貌和他的历史。心里很激动也很酸楚,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幅作品做好,一定要做得比画面只好不坏。”作品绣好,效果达到了她的预期,在开展当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亲临现场剪彩,并参观展位。“谷牧副总理在我们的展位呆了将近20分钟。他对烟台绒绣厂相当关心,当看到这幅总理像后,他对我说,‘你绣的这个作品很好,总理如果活着多好。’我的领会是,如果把这幅作品送给总理,他的心情该有多好。”2011年3月,唐淑娟儿子的一句话让她重燃再绣一幅周总理像的决心。“当时他说,妈你再绣幅总理吧。我当时也确实有这个想法,瞅着我还有精力,做一个我比较理想的作品。”可找总理的照片却成了难题,“因为我们这代人都知道,总理的照片本来就少,要找出一张符合我对绒绣创作要求的照片更是难上加难。”唐淑娟跑遍了烟台市所有的书店,都没找到适合的。有一次,她去原烟台画院副院长陈兰英家中做客。闲谈中,陈兰英也提出再绣一幅总理像,并找出了一张自己珍藏的照片。“据陈院长介绍,这张照片是意大利的一位记者在人民大会堂为总理所照,曾经获得世界摄影金奖。这也是记录总理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之经典作品。”看到这张照片,唐淑娟下定了绣出来的决心。“那段时间,我没事就在沙发上看这张照片。”一看就是三天,“分析他的面部表情,分析他的眼睛、鼻子、嘴、头发。边看边想,我应该怎么表现,用什么针法能体现出最佳效果。总理当时穿的衣服比较肥,衣褶比较多,绣的时候如何过渡颜色,怎么能体现衣服的质感。一直把总理这张照片背下来了,离开照片,我脑子里也都是这张照片。比如总理脸上哪有斑,哪的颜色重,哪的颜色浅。同时,在绣的时候,我又在想象着总理的一生。”就这样,历经半年时间,这幅带有感情的作品终于完成,并在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幅作品与之前的《周总理》,时隔近20年,唐淑娟自己觉得更满意。她坦言,“绣第一幅时,说实在的,我还没有第二幅的感情。第一幅只是达到效果,第二幅则是感情升华的作品。”说到这,她的声音开始颤抖,“我要把他的一生表现在我这个画面上,让任何一个观众在看到这幅作品时,都能感受到总理伟大和不平凡的一生。”绣出《金丝猴》,她是传承者《沉思中的周恩来》夹杂了唐淑娟太多的个人情感,对总理的无限怀念寄托于此。2013年绣成的《金丝猴》,可以说是她虽然退休,但依然热爱绒绣的最好体现。“看《动物世界》后,对我的感触挺大的。我觉得金丝猴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我的针法比较突出,为了表现所有针法,就有了做‘动物’的想法。”其实在1984年,在参加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时,她曾做过《可爱》、《欧洲名猫》和《金丝猴》,并凭借《欧洲名猫》拿到全国最高奖。“那时候做的《金丝猴》比较小,也没有什么其他想法。领导安排我做我就做。”看完《动物世界》后,唐淑娟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个更好的金丝猴,“我不会上网,就让孩子在网上搜金丝猴的照片。我当时跟他说,不管什么动作,不管有几只猴,只要觉得好就给我洗出来。”在一堆照片中,唐淑娟选出了一张最满意的。“我用了300多种色彩的绒线,根据画面需要,把每根绒线分股,再与其它颜色绒线并股、捻合、匀色,采用了‘方点针’、‘参针绣’、‘拉绒绣’等多种我独创的针法,按照动物毛发的生长规律,哪个地方长,哪个地方短,用不同的针法体现。”边创作边研究,两个多月后终于完成了这幅《金丝猴》。“他们说我对金丝猴毛发的塑造,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表现手法生动立体,充分展示了烟台绒绣独有的艺术魅力。这个作品还曾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金奖。”上述两幅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金丝猴》,都是退休之后,唐淑娟依然深爱绒绣艺术的有力证明。除了自己创作,她还致力于烟台绒绣的传承和发展,培育后继人才。在受聘到山东省抽纱进出口公司旗下一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和艺术顾问时,唐淑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徒弟和技术人员。当得知烟台绒绣已成功申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尽管年事已高,唐淑娟毅然回到原烟台绒绣厂,担当起技术指导的重任,把自己独创的针法传授给绣工们,做好绒绣技法的传帮带,保护和传承烟台绒绣这一非遗项目。同时,携带作品参加不同的展览,她期盼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烟台绒绣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让更多的人了解烟台绒绣,关心烟台绒绣,支持烟台绒绣,让烟台绒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新闻推荐
法孚集团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首发Neokoil?智慧钢铁产线11月8日,法孚集团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首发Neoko...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