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龙将老人的联系方式保存在手机上。 (受访者供图)
重获张国龙联系方式,两位老人很开心。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记者郭沛然)“国龙和我们联系了,目前他在烟台上班,一切都好……”昨日上午,年近八旬的商文正和高静芳老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在本报和《烟台晚报》的全力寻找下,烟台好心青年张国龙主动与高静芳老人取得联系,并让这段结识于海上的缘分得以延续。
寻找:“担心国龙在西安遇到麻烦”
“都怪老头子误删了信息,让我会错了意。”回忆起寻人事件的始末,高静芳老人不好意思地说,11月4日,对微信使用并不老练的79岁商文正,将张国龙初次添加微信时的留言错当成了新消息,还误以为曾经帮助过自己的烟台好青年来到西安了。“我老伴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用智能手机还不如我,所以在他误删消息后,我们就担心国龙是不是在西安遇上了麻烦。”
源于烟台好心青年张国龙的无私帮助,令两位老人备受感动,所以两位决定在张国龙来西安游玩时,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回报这份关爱。“国龙要是在西安遇上困难,我们绝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挺身而出。”正是怀着这份感激之情,近5天来两位老人始终没有放弃寻找。
回应:一切都好感谢挂念
接通一个陌生电话,听到张国龙熟悉的声音,两位老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在西安和烟台两地媒体的帮助下,张国龙经朋友转发新闻链接,知晓了事情的经过,并第一时间给老人回了电话,报了平安。“我没想到爷爷奶奶还能记得我,心里特感动。”张国龙说,通话中他告知两位老人自己还没来西安,正在烟台上班,生活一切顺利,感谢两位老人的牵挂。
记者了解到,今年24岁的张国龙是烟台大宇造船厂的一名消防员。两年前从东北退伍后,随女友到了烟台。“张国龙做出这样的事,我一点也不意外。”大宇造船厂消防队夜班班长姜文浩告诉记者,工作中张国龙就经常帮助同事,很多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与此同时,同事、战友们也都说:“张国龙为人豪爽、是个热心肠的小伙”。
约定:“来年一定到西安看你们”
“看到老人提那么重的行李上下船,我不放心,帮助是举手之劳。我只是做了一名当代青年该做的事情,配不上你们的表扬。”面对亲朋好友的点赞,张国龙诚恳地说,谁都有老的一天,希望大家都能用行动助老、敬老、爱老。
“欢迎国龙常来西安玩。”在高静芳老人心中,张国龙就像自己的家人。经过这次跨越两地的寻找,让老两口和张国龙的关系也更加亲密。“如果不是媒体帮助,我们这辈子可能就此错过了。”采访中,张国龙和两位老人说了同样的话,他们都表示,会好好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缘分。
相隔一千多公里,相差50多岁,但却无法割舍两代人心中浓浓的情谊。通话中,张国龙在得知商文正老人因病住院后,一直细细追问老人的身体情况,他说:“爷爷奶奶,来年我一定去西安看你们,我说到做到!”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滕新书通讯员贺宝璇)日前,烟台市公安局牟平分局文化路派出所一个月内查获多起传销案,并对为首人员进行...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