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钟嘉琳通讯员孙兆锋摄影报道)10月26日—11月1日,山东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和烟台市博物馆联合对烟台开发区大仲家遗址出土的陶片及石器进行考古学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在大汶口文化陶片中发现的水稻,将烟台地区水稻种植历史从龙山文化时期上溯至大汶口文化早中期,提前了一千年左右。
该课题研究中方负责人为山东大学栾丰实教授和烟台市博物馆王富强研究员,日方负责人为九州大学宫本一夫教授,双方参研人员各6人。本次三方考古学研究主要分三部分:陶器制作工艺和印痕分析、石器淀粉粒和微痕分析、陶片上植物印痕分析及提取。对陶片进行细微观察,了解许多大仲家遗址的陶器制作工艺,如鼎足及把手如何与器身相连接;对陶片表面进行印痕分析,尤其是对陶片表面的刮抹痕迹进行重点分析,区分出贝壳、木片、竹片等工具形成的不同刮抹痕迹。对石磨盘及石磨棒上残留的淀粉粒进行提取,进而了解大仲家遗址古人植物性食物的种类;对石斧、石锛等石器用高倍显微镜进行微痕分析,了解石器制作工艺及使用痕迹。在大汶口文化陶片中检测到植物种子157粒,其中包括水稻、粟、黍等农作物种子;在龙山文化陶片中检测到植物种子包括黍、野生粟等植物种子。另外对带有印痕的陶片及部分石器进行测绘。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在大汶口文化陶片中发现的水稻,将烟台地区水稻种植历史从龙山文化时期上溯至大汶口文化早中期,为“中日稻米之路”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新闻推荐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从业心得,特别是从事新媒体工作方面的心得。时刻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今年8月10日夜间至13日,烟...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