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九城市职工运动会烟台女子篮球第三名留影纪念(前排左二是张玉亭)">□张玉亭烟台女子篮球队的8年(1962年解散),正赶上国家物资匮乏、民众生活困难的时期。我们球队的条件也是艰苦的,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队员们经常吃不饱饭;外出打球有时需要自带行李卷,晚上睡在麦秧草上;队服包括上衣、短裤等是体委统一做,队员花钱买,虽然是平价,也得自己掏腰包;市里只有南操场和体校两个操场,平时训练,队员们要徒步或骑自行车跑很远的路……我今年86周岁,耳不聋眼不花,记忆尚可,只是腿脚不大灵便。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忆起1954年—1962年我在烟台市第一支女子篮球队打球的8年,浑身热血沸腾,仿佛又回到了那青春的岁月。
1954年春天,烟台市成立女子篮球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烟台的第一支女子篮球队,在海选队员时,我有幸被选中。我是年21周岁,两年前从部队转业到银行工作(1954年秋天调到胶东物资处理组后改名烟台五金站,任总会计)。我从小喜欢体育,酷爱田径、游泳和篮球,曾获得市田径运动会职工组女子200米、400米和800米跑第一名。有一次田径训练休息时,我和几个男青年到篮球场抢球、投篮、打半篮,恰被挑选市女篮队员的市体委徐福清老师发现,觉得我能跑、能跳、比较灵活,有一定的体育基础,身高也可以,符合选拔条件,就这样把我选进了烟台市女子篮球队。和我同期进入女篮队的还有王明文(体委)、王桂娥(税务局)、刘清华(机床厂)、梁妙珍(教师)、王桂芝(水产局)、张春凤(团市委)和刘涛(医院)等人,队长先是王明文、张春凤,1958年以后是我;教练员先是市体委的张锡九老师,后是傅老师。
我身高1.68米,站队排第3,最高的是刘清华(1.70米),最矮的是刘涛(1.62米左右),我们的身高在当时也算高个了。篮球队是业余的,有比赛任务时市体委下调令到我们的工作单位,把队员集中起来,没有任务时我们正常上班。大赛一般前一个月我们集中到市体校训练,统一食宿;友谊赛差不多提前一两天召集起来,多则一周集训。进入篮球队前,队友们基本没打过正规的篮球赛,我们就从三步上篮、抢断、盖帽、篮板、投篮等专业基础知识开始,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打法的基本要领。但是要打好球不容易,篮球是团体比赛项目,要求队员有高度、体质、速度、爆发力和灵活性以及头脑反应等综合素质,尤其需要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和一定时间的磨合。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平时的训练,没有比赛任务时,我们白天上班,利用早晨的时间到南操场做一些跑步、压腿、投篮等项目,一般5点起床,训练一个小时回家吃饭,7点半上班,常年坚持,只有下雨坏天早晨才能睡个懒觉。无论春夏秋冬,训练后队友个个一身汗,由于当时条件所限,经常不能洗澡,只能换换衣服,带着汗臭味上班。
烟台女子篮球队组队后,经过一个月的训练、磨合,就开始打比赛。8年间,我们参加的比赛项目有山东省运动会、全省系统内专项比赛和省内城市之间的比赛以及外地城市、单位的邀请赛、友谊赛等,例如山东省1956年篮排足球比赛大会(10月)、山东省九城市职工运动会(1956年11月)、烟台市第五届职工运动大会(1959年7月),与大连市代表队、大连市港务局代表队、山东省商业厅代表队、济南市代表队、青岛市代表队的比赛等等。开始多是市内的有关比赛和城市之间的友谊赛,比赛频率不高,后来密度明显增加,差不多一周就能打一场球赛。烟台女篮的水平在山东省城市中基本排第三,有时也能排第二,第一多是济南,第二多是青岛,烟台之后依次是潍坊、临沂、淄博等城市。
我在球队打中锋,因跑得快,传球快,分球准确,能力较强,技术全面,打全场不要替换,是球队的主力。我1955年国庆节结婚,婚后正确处理家庭与打球的关系,把打好球放在第一位,1958年2月才生下第一个孩子。为了尽早上场打球,我产后抓紧恢复训练,家里找了保姆,儿子3岁时又送回老家请母亲照看,实在安排不开偶尔也会把孩子带到比赛现场,让队友帮忙照看。第二次怀孕4个月时,我还在场上打球。我打球不怕苦不怕累,拼尽全力打好每一场球。1960年有一次和青岛代表队打球,下半场刚开始,我跳起抢篮板球时,落脚踩在对方人员的脚上,一下子把脚踝崴了,我顾不得疼痛,坚持打完全场,最后以66:58获胜。下场后就一瘸一拐的,第二天脚踝肿得有大腿粗,不能下地走动,半个多月才痊愈。
烟台女子篮球队的8年(1962年解散),正赶上国家物资匮乏、民众生活困难的时期。我们球队的条件也是艰苦的,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队员们经常吃不饱饭;外出打球有时需要自带行李卷,晚上睡在麦秧草上;队服包括上衣、短裤等是体委统一做,队员花钱买,虽然是平价,也得自己掏腰包;市里只有南操场和体校两个操场,平时训练,队员们要徒步或骑自行车跑很远的路……这些,并没有影响我们打球的积极性,因为我们体谅国家和市政府的困难,我们肩负着烟台父老乡亲的信任,肩负着烟台这座充满魅力的海滨城市的荣誉和希望。
烟台的各级领导对女子篮球队非常重视,很关心队员的工作和生活,工作单位的领导也支持职工打球。我们每次要离开岗位去打球,领导立马放行,不管离岗时间长短,工资照发,岗位安排他人顶替,并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现场观看比赛,并到训练场看望队员和教练员,鼓励大家打好每一场球,为烟台人民争光。1958年我们在济南参加比赛时,在省里开会的烟台地委李文书记观看了烟台队和济南队的那场比赛,赛前看望了运动员,使大家很受鼓舞,场上奋力拼争,虽然输掉了比赛,但分差比以往明显缩小。
回顾60多年前的打球岁月,有两场赛事我至今记忆犹新。一场是与“八一”女篮的比赛。1957年“八一”女篮全国巡回比赛来到烟台,听说我们市队要与之比赛,队友们既胆怯又兴奋,胆怯的是,和国家级的专业队伍交战,恐怕连球皮也摸不着,输得太惨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兴奋的是,与“八一”队同场切磋,能学到很多东西,对提高我们队伍的素质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家抱着能投一球是一球,能得一分是一分,能学一点是一点的心态上场,奋力拼搏。比赛结果,虽然是我们输得很惨(大约是100多比20几),但是队友们都很开心,“八一”女篮傲人的身高、娴熟的技术、灵活的打法,让我们开阔了眼界,见到了世面,增长了见识。另一场是与w代表队的比赛。w队虽是一支水平较好的队伍,但多次交战我们都胜一筹。有一次在省内城市比赛与w队对决,开始时我们麻痹大意,队友们不在状态,拼抢劲头明显不足;当比赛过半对方把比分追平后,大家又有点急躁,失误频频发生。教练及时叫停,告诫我们既不能松懈又不能急躁,必须稳定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全力打好每一个球。重新上场,我们精神振奋,不急不躁,快速多变,精准投篮。我充分发挥了跑得快、传球快的特点,及时把球传给前锋,连连得分,之后我又打出一个3分球,最终以73:68战胜了w队,取得了又一场胜利。(铭记整理)
新闻推荐
“双招双引”推动高质量发展 牟平区储备在谈项目总投资过500亿元,招引各类人才510名
8月31日,赴深圳参加烟台商会成立活动,结交客商,拓展朋友圈;10月11日,赴上海参加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精准对接会,与光明地产签订...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