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名片”是反映一个城市实力、特色、品位和形象的载体,是浓缩城市精华、彰显城市魅力的标志性符号。一张广为人知、有广泛影响力和权威示范性的“城市名片”,本身既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实力和风采,又可以进一步提升这个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城市的开放、发展赢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名片”也是生产力,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获全国文明城市、四捧“长安杯”、最具潜力投资城市、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联合国人居奖等等,一个个闪亮的“城市名片”,使城市知名度越来越高,城市形象大幅度提升,从不同侧面展现着烟台的自然、人文、历史和现实,展露着这个城市的独特气质和品格,可谓群星闪耀、靓丽无限。对这些“名片”进行汇总整理,既可以统一发挥“名片群”的整体效应,为人们提供充分了解烟台的新平台,对外集中宣传展示烟台的城市形象;也可以让广大市民、让后代更多、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走过的光辉历程,不断增强自信心、自豪感,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动力。
为此,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市档案馆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编辑出版了《烟台城市名片》一书,以丰富的资料、大量的图片来探寻、记录体现烟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最靓丽“名片”,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展示烟台的城市形象和魅力。记忆城市发展,阅悉城市未来。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档案继续详尽真实地见证我们这座城市发展的轨迹、脚步和成果。城市名片:全国文明城市2005年10月26日,中央文明委召开表彰文明城市大会,授予烟台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09年1月,烟台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继续保持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我国城市的最高荣誉。
烟台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从1993年起步,在1999年、2002年两次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基础上,确立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烟台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民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城市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城市秩序有了新的改善。市委、市政府以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为新的起点,在文明城市建设方面倾注精力,抓巩固、抓提高,力求创城工作再上新水平。2009年1月20日,烟台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1年12月20日,烟台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实现“三连冠”。2015年3月,烟台成为全省唯一、全国仅有的两个“四连冠”地级城市,“文明”成为烟台最醒目的标签。2017年11月,烟台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是全省唯一获得“五连冠”的城市。城市名片: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1991年,全国第一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烟台召开。1992年,烟台市首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此后,经过烟台市上下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05年5月,烟台市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同时捧得“长安杯”。2017年9月19日,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对2013-2016年度全国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烟台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第四次捧得“长安杯”。这是自1992年以来,烟台市连续第七次获此殊荣,成为全国唯一实现“七连冠”的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是国家在政法综治领域设立的最高综合性奖项,由中央综治委、中央组织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四年评选一次,自1991年至今,共进行过七次评选。烟台市实现“七连冠”,是烟台市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的结果。
经过烟台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烟台市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成为全民守法、规范执法、遇事用法的“法治热土”,发案最少、秩序最好、群众最满意的“平安高地”和富庶祥和、政通人和、文明亲和、安定平和的“和谐家园”。城市名片:最佳中国魅力城市2004年10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首届中国魅力城市展示盛典上,烟台市获得最高荣誉“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称号。
烟台四季分明,雨量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这里背山面海、林木葱郁,绿草如茵、蓝天碧海,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海上仙山”———长山列岛、国内四大名楼之一———蓬莱仙阁、道教“全真派”发源地———昆嵛山、中国书法瑰宝———文峰山魏碑石刻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这里资源丰富,拥有黄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7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海珍品,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土特产品久负盛名,烟台苹果、龙口粉丝、张裕葡萄酒等已获原产地地域产品保护。
2004年6月,烟台以“爱在烟台,难以离开”为主题,选定龙永图和范冰冰担任推荐人和形象大使,匠心独运地将“八仙过海”这一神奇传说作为城市瑰宝推出。经过激烈角逐,在参选的60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一举赢得最高荣誉———“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城市名片:联合国人居奖当地时间2005年10月3日上午9点,2005年联合国人居奖颁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烟台成为2005年度中国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城市。联合国人居奖是联合国人居署为促使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解决人居领域的各种问题,鼓励和表彰为人类居住区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有关政府、组织和个人而设立的联合国奖项。
烟台市政府争取“联合国人居奖”始于2002年,申报“联合国人居奖”的项目名称是“老城区市民居住环境改善的目标与行动”。市区的人居环境对于市民而言,无疑是最珍贵的,为了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市政府适时提出了“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思路,决定安排专项财政资金,从居住人口最密集、问题最多的社区入手,在全国创造性地啃起了旧城改造的“硬骨头”。至2003年底,成功完成了东山、毓璜顶两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的环境改造试点工作,捧回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奖牌。2004年,烟台市政府一鼓作气,继续开展旧城区改造,并得到建设部的认可,拿下了中国人居环境方面的更高层次奖———“中国人居环境奖”。
2005年8月1日,经国家建设部选拔,确定烟台与扬州一起参加“联合国人居奖”评选。能在强手如林的国内城市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申报“联合国人居奖”,烟台市上下感到无比振奋。烟台的各项工作得到评选委员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获奖名单上排序第二,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2005年度联合国人居奖。这是烟台市继2003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获中国人居环境奖之后,在人居领域获得的又一大奖,令世人再度瞩目烟台。城市名片: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烟台市改善当地居民人居环境行动项目,于2006年10月获得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于1996年由联合国人居中心(现联合国人居署)和阿联酋首都迪拜市政府共同创立,旨在奖励在人类居住条件改善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项目。
2003年3月,烟台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拉开帷幕。三年磨一剑,烟台“改善当地居民人居环境行动项目”,先后对中心城区的7个街道办事处、54个社区进行了综合整治,面积达45平方公里,受益居民16万户、47万人。为了表彰烟台市委、市政府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联合国人居署2005年授予烟台“联合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又授予“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城市名片:中国人居环境奖2004年12月27日,烟台市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是全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其目的是为了表彰在城乡建设和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城市。烟台市档案馆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衣文萍通讯员高翔海凤)近日,牟平区红十字会机关会同师范路社区深入开展“社区随叫、部门随到”活动,...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