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徐睿通讯员谭文龙)记者从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针对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食品领域,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排查风险隐患,全面筑牢安全防线,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今年,区市场监管局多头发力,先后组织开展了婚宴集中聚餐、学校周边、火锅食品、冷鲜肉及肉制品、旅游景区周边、建筑工地食堂、水产品等专项整治,重点对各餐饮单位的肉、油索证索票,自制火锅底料公示、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检查餐饮单位170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2600人次,对存在问题的67家餐饮单位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区市场监管局还联合区教体局召开了辖区86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负责人会议,与各学校负责人签订了《餐饮服务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书》。
这些年,通过手机、网站订外卖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了,网络餐饮的安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今年,区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网络第三方平台及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召开第三方平台、送餐公司等负责人会议,组织2家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以及5家送餐公司的负责人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贯,签定《送餐公司食品安全承诺书》和《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食品安全承诺书》,明确应履行的法定义务和承担的法律责任。按照省局、市局《关于开展净化网络订餐专项检查行动的通知》要求,制定了《网络订餐专项检查行动方案》,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按照属地监管、全面覆盖的原则,全面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责任到人,进行拉网式检查,逐户摸底,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治理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无证、套证或使用假证及经营场所条件恶劣、经营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严厉查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违法违规行为,再次约谈美团、饿了么2个平台,要求各平台对入网业户的排查,按规定公示量化等级评定情况,下线证照不齐全、超范围经营等入网经营业户,督促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截至目前,排查779家,下线102家,责令改正13家,移交公安机关2家(使用假证入网经营业户)。
食品安全的另一项重点监管对象是“校园食品安全”。区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学校食堂季度检查制度,坚持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在7个市场监管所季度检查的基础上,对14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情况进行飞行检查。开学之初,通过在学校门口、官方网站、报纸等新闻媒体对98家登记备案的小饭桌进行公示,标注投诉举报电话,方便家长查阅和监督。建立莱山区小饭桌监管群以及98家小饭桌家长群,小饭桌业主每天将食品原料进货查验、加工过程、食品留样、餐具消毒等情况在微信群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家长监督,有效保障了校外学生的饮食安全。针对小饭桌经营大多在居民区、不容易发现的特点,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的小饭桌进行了调查摸底,主要是通过学校,发放学生就餐情况登记表,家长签字,进一步摸清辖区小饭桌的底数。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小饭桌119家,备案115家。
今年,区市场监管局还全力做好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区两会、中高考等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任务。重大活动期间,采取驻点监督和不间断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全程监控,出动执法车辆36台次,出动食品安全监督人员80人次,快检食品67批次,有力保障了重大活动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按照市局统一部署,按照分类、分区原则,积极推进学校食堂的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及时召开驻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负责人会议,推进明厨亮灶建设工作,驻区25个学校食堂目前已经全面完成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同时,鼓励社会餐饮利用玻璃隔断,矮墙,视频监控等手段实施明厨亮灶。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工作,莱山区芳华园农贸市场被评为烟台市2018至2019年度创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农贸市场单位。
新闻推荐
穿上白大褂,变身“小牙医”! 齐鲁晚报小记者系列活动等你来参加
本报10月24日讯(记者曲彦霖)“貌美牙为先,齿白七分俏”,想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必须从娃娃抓起。10月20日下...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