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个春秋,年华匆匆;三十五载耕耘,硕果累累。烟台开发区得开放风气之先而生、乘改革汹涌大潮而兴,在艰苦创业中发展壮大,在接续奋斗中日新月异。从初创期的艰难拓荒到90年代初决战大开发,从金融危机中逆势增长到十八大以来的跨越转型,从“大工业立区”到二产带三产、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从单一功能区到集开发区、保税港区、中韩产业园、自贸试验区等功能于一体,从万商云集彩云城到8家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9大商业综合体齐聚建成区,从仅有烟蓬公路穿境而过到机场、港口、高铁、高速通达海内外,发展支撑越来越强;从人口不足1万到突破50万,从财政总收入不足百万到超过300亿,从生产总值不足千万到逼近1500亿,作为地级市创办的开发区跻身全国一流园区,发展底气越来越足。一代代开发区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砥砺奋进,挥洒着爱拼才会赢的创业激情,描绘出荒滩起新城的壮美画卷。
———3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放引领、产业立区。1985年引进14个沿海开发区第一家合资企业亚东标准件,2002年起接连引进LG、通用东岳、富士康、大宇造船等重大项目,“十二五”连续落户万华工业园、张裕国际葡萄酒城、现代汽车研发中心、华海保险全国总部、希尔顿、喜来登、永旺、万达等高端优质项目。近两年,围绕四新四化,引进过亿美元、过10亿元项目22个,总投资达到775亿元,涵盖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腾讯新工科研究院、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京东云数字经济产业中心等集中落地,全区世界500强项目达到82个。两年新开工产业项目82个、总投资近800亿元,全区在建各类项目244个、总投资1300多亿元,产业项目、公共工程、社会事业统筹推进。消费电子、汽车、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十大卓越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培育出2大千亿产业、6家百亿企业、9家上市公司。在烟台市1/38的土地上,创造了烟台市1/5的生产总值、1/4的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3的实际使用外资、1/2的外贸进出口,实现了由对外开放窗口向区域发展龙头的历史跨越。
———3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从1988年提出“以实业为基础、以科技为导向”,到上世纪90年代初创办留学生创业园,到“十二五”启动创新型开发区建设,再到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创新始终是第一动力,人才始终是第一支撑。聚集了140多位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区内企业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155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列入烟台市重点打造的六大板块之一,哈工程研究生院、烟大科教园区、山建大工程科技产业基地、省农科院创新中心集中落户;海洋经济创新区纳入海洋经济市级战略,中科院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即将投用;业达智谷建成运营,中韩、中加等海外离岸创新孵化基地签约落地。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8家、占烟台市1/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979亿元、占烟台市2/5;3家公司跻身2018中国创新能力1000强,睿创微纳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彰显了开发区创新的强大实力,实现了由技术引进地向创新策源地的全面升级。
———3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探路引领、锐意改革。建区之初就大胆探索,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之后又多次进行机构、人事改革,始终保持精简高效,“敢闯敢试”的基因融入血脉。进入新时代,按照省、市委部署要求,全面启动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党工委(管委会)+”、全员聘用、绩效薪酬等重点领域改革,机构数量压减1/3,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为城发集团、经发集团两大平台公司,80%以上的集中审批服务事项达到全国最快水平。山东自贸试验区获批后,又把改革与自贸区建设相结合,创新推出优化政务服务20条、惠企新政60条、人才服务12条,谋划设立国际贸易、商事服务、海洋经济等七大中心,自贸区挂牌首月注册企业近400家,近20家金融机构争相落户。“深化改革”成为开发区保持优势的关键一招,实现了由改革开放试验田向制度创新新高地的华丽转身。
———3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1984年第一套总体规划确立“建设国际一流城市”的目标,最新一版规划突出“国际视野、世界标准、国内领先、烟台特色”的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是一以贯之的追求。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00多亿元,修建道路150条,建成福莱山、金沙滩、柳子河、柳林河等一批市民文化公园,建成区面积由2平方公里扩大到70多平方公里。强力推进城市更新,国际会展中心、旅游文化中心等78个地块项目陆续启动,金沙滩旅游度假区综合改造加快推进,后沙广场、扬帆广场等再造城市新地标,城市品质成为城市新名片,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园区向现代滨海新城的精彩蝶变。
———3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发展。民生投入年均增长28.9%,累计达到500多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73.6%。建成学校30多所,新建改建医院18座;搬迁村庄107个,建设安置小区40个,4.2万农村失地居民纳入“两保一补”,实现农民变市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万元,保持烟台市第一;成功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群众满意度烟台市第一。开发区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高,实现了由贫穷落后荒滩向幸福和谐新区的巨大飞跃。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35年前,国家第一次把建设开发区的重任交给我们,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光辉成就;35年后,国家又赋予我们建设自贸区的重大使命,这是自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后,开发区获得的又一次最重要的历史机遇。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重大机遇,我们要提升产业发展首位度,强化制造业领先优势,增创服务业后发优势,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我们要跑出项目推进加速度,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大突破引领发展大提速,加快打造动能转换先导区;我们要增强科技创新集聚度,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聚国际创新要素,深化产才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制胜未来新优势;我们要彰显改革创新新力度,统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样板区;我们要崛起城市品质新高度,追求国际范的城市气质,塑造现代化的城市形态,培育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加快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到2024年建区40周年时全面实现“六年大变样”,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李晓栋王聪
新闻推荐
第三届中国生物医药园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济南高新区入围十强园区
大会现场10月17日,由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中国技术创业协会主办,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生物医药园区联盟、济南高新区生命...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