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烟台 > 正文

在钟表社上班

来源:烟台晚报 2019-08-10 16:48   https://www.yybnet.net/

作者当年在海边留影作者(右一)与工友翁国靖出差哈尔滨时留影白永平撰文/供图

我以为,这辈子就要修理钟表了

“文革”伊始,学校停课“闹革命”,我因患十二指肠溃疡,已经在家休学一年半了。随着运动继续深入,老三届毕业生下乡落户的、去县城工厂的、在本市就业的,陆陆续续都有了着落,在家养病的我,躲过了下乡,被划归街道待分配,谁知这一待,转眼就是3年,几番托人帮忙,好歹才进入钟表社就了业。

那是1969年年底,钟表社隶属于当时的烟台市手工业联社,即后来的区二轻局。全名应该是烟台市钟表眼镜修配合作社(后更名为烟台钟表修配厂)。顾名思义,就是修理钟表、修配眼镜以及修理乐器、刻制印章等项目的服务社,门店遍布市区。当时有人戏称:烟台市最“大”的企业有三家:钟表社、车辆修配社和服装公司。说它们“最大”,其实就是因为这三家企业的店铺遍及市区各处街面,修理钟表、维修自行车、裁剪服装,这样的便民服务,家家户户都需要,因而生意兴隆。

进厂报到之前,以为这辈子就是从事修理钟表了,这对于当时身体孱弱的我,确是一个福音。然而进厂后,却被分配到冲压车间,做了一名冲压工,这才得知,原来小小的钟表社,居然还有机加工车间。这冲压车间当时主要生产舌簧喇叭。舌簧喇叭是当时烟台有线广播站为推广收听新闻广播和文艺节目,给每家每户配置的媒体工具,鉴于当时的经济条件,这应是一项适合百姓的便民举措。而我,便是将这舌簧喇叭的盆骨冲压成型的操作者。钟表社还有一个制作铁三角的车间,就是那个年代通常用于木制门窗、桌椅的上面,紧固其嵌合程度的小物件。这听起来与钟表社的业务风马牛不相及,想来应该是厂里为了增加利润而广辟的门路。及至后来,这种增收门路不断拓展,也因此锻炼了我们这些在车间里工作的人。

冲压车间位于当时的道恕街附近,那是一间300多平方米的厂房,青瓦砖墙,很是简陋。里面有大小冲床5台,还有一台剪板裁切机,我负责操作那台60吨的大型冲床。每隔几天,我们便拉着大板车,装上整张大的热轧铁板,到烟台轧铜厂去裁剪成小条铁板,再拉回车间做下一步加工。我将特制的模具安放在冲床的上下台面固定,再将铁板分几道工序冲裁拉伸至成型,作为舌簧喇叭的骨盆,再送去电镀厂进行镀锌处理。每天就是这样周而复始。

三天三夜没合眼,造出一台万能铣床

冲压工干了半年多,厂里新进了一台C620普通车床。出于好奇和上进,同时也想摆脱那单调的冲压工作,我主动请缨,要学做车工。领导满足了我的愿望,派我和另一名女工韩玉华去皮革机械厂学习车工操作技术。恰逢那时,我在烟台市工人文化宫宣传队当大提琴手,每晚要在工人文化宫演出,于是本应固定跟着一位师傅三班倒的学习,变成了我只做白班,成了三位倒班师傅的学徒。师傅们的名字现在记不准了,一位牟师傅,两位刘师傅。每位师傅,我只跟班学了一周。

仅过了一个月,单位接了一批大板车车轴的加工活儿,厂里只有一位车工曲师傅,忙不下来,领导就把我调回车间单独操作了。压力也是动力,运用刚学的操作知识,又参照在书店买的几本机械加工的书籍,我大胆采用硬质合金刀头高速车削挤压零件,以取得被加工面达到“三划7”光洁度的技术要求,从而大大地提升了加工速度,创造了良好的效益。随着知识的积累、操作实践的丰富,我的技艺日益成熟完善。

经过了一段时间,大约尝到了开源增收的甜头,为增强外加工能力,厂领导又决定我们自己上马制造一台57—3万能铣床。任务下给了我们维修车间,中坚力量就是几位没上过科班的工人师傅,记得有王明道、曲光敏、刘世铎、曲学鼐、郭永礼、苏云龙等。

制造铣床前期的外协件分别拿回后,大家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一鼓作气,三天三夜没休息,终于将57—3万能铣床装配完毕,一举试车成功。在当时我们这个简陋的维修车间,仅凭这么几位工人师傅,竟造出这么一台完美的铣床,大家相互祝贺道喜,幸福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结束了三天的奋战,回到家里,我倒头便睡。姥姥怕我冷,特意为我灌装了热水瘪子(一种烧制的瓷容器,椭圆形,冬天灌装开水放被窝里取暖用)。由于极度困乏,我整整睡了一天,醒来一看,左腿上竟然被烫起了一个3厘米见方的大水泡而浑然不知,这伤疤至今清晰可见。

随着企业的发展,厂里陆续增添了7120平面磨床、H62铣床、C616车床、摇臂钻床、工具磨床、小摆车床、自动车床等一系列的设备。我也被陆续派出去进行各种操作学习。除了本地企业,还分别到过哈尔滨量具刃具厂、聊城手表厂,学习工具磨床和自动车床的操作。

那是1973年的寒冬,厂里要上马制造机械量具百分表,派了几个工人到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学习制造百分表技术。我被指定学习工具磨床,其他人有学习装配技术的,有学习模具制造的。抵达哈市第一天,车马劳顿,领导宣布在道外桃花街旅馆休息一天。自恃年轻且精力旺盛,我和同室工友翁国靖相约去松花江太阳岛逛逛。哈市是真冷啊!室外零下28度,我穿着棉猴,戴着口罩,小翁戴了一顶带绒毛的棉帽,迎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我们出门了。口鼻呼出的热气从口罩上沿冒出,瞬间遇冷,竟将上下眼睫毛冻粘在一起,睁不开眼。最后,我只好把口罩甩掉了,这也是去了趟哈尔滨的收获,改掉了我冬天出门戴口罩的习惯。

我们踏着冰封的江面,走进了太阳岛,浏览了被冰雪半覆盖的童话般的小木屋景色,还在江岸边的防洪纪念塔拍了照片留作纪念。哈市的人说,哈尔滨有三大怪:自行车把朝外,喝啤酒不就菜,大面包像锅盖。我们在街边的售货亭还真的买了大面包,回到旅馆品尝,味道真是不错。四两一个的大面包(大列巴),我一口气吃了三个。

我庆幸,与这班能工巧匠一起工作

1975年,随着老百姓对手表的需求日益增长,厂里决定投产制造手表零件,其关键设备就是自动车床。于是,在陆续购进了10台自动车床的同时,又派我去聊城手表厂学习自动车床的操作及编程。

历时一个月的紧张学习,我回到单位,投入到自动车间的组建,并成了自动车床的领军人物。我们相继生产出表带环、摆轮轴、擒纵轴、上弦柄轴等手表零件以及洗衣机定时器柄轴等,为钟表修配厂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

1969年我就业时,厂里只有一台剪板机、4台冲床,一台四呎天车皮带老式车床,到1985年我离开钟表社时,已经发展成拥有10台自动车床、3台普通车床、两台铣床以及平磨、工具磨和各种钻床小摆车床、热处理设备等,包括操作工人也是从无到有,逐渐培养出一批熟练技术工人。归究起来,这除了那个年代无私忘我、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还有一点区别于大企业的,就是小企业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不像大企业的工人一旦从事了某个工种,无特殊情况可能会终身不变。而我们则有机会接触若干的工种工序,车铣刨钳磨样样可学,个人的本领得以提升。这也是小小钟表社给予我的最大收获。

在钟表社工作了16年,我见证了它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它生产制造的产品真不少,除了舌簧喇叭、铁三角、半导体收音机喇叭、各种手表零件座钟零件、千分表、洗衣机定时器,我们还装配生产过一批烟台牌手表。钟表社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它聚集了当年一批聪明勤奋的能工巧匠,能在他们身边工作,耳闻目睹,潜移默化,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新闻推荐

初家街道组织征兵体检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通讯员张靖雯)军旅生活,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艰辛;军歌嘹亮,没有唱过就不知其激昂。又是一年征兵季,8月...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在钟表社上班)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