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晓燕在“壹家生活社区厨坊”为老人盛饭。□本报记者董卿杨秀萍
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大海阳社区是烟台市芝罘区的老小区,0.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着7000多名居民,其中三分之一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密、设施旧,各种民生需求交织在一起,管理工作难度极大。看上去,这似乎是个老大难社区,然而在社区居民看来,在这生活的幸福指数非常高,因为这里有一个“好当家”——社区党委书记冷晓燕。
7月30日,刚9点,大海阳社区“壹家生活社区厨坊”就已经开始忙活午饭了。这里为社区7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成本价用餐服务。徐云夫妇孩子不在身边,自己年纪又大,每天做饭渐渐成为老两口的负担。社区厨坊一开张,每天过来打饭便成了俩人的习惯。徐云告诉记者,这里饭菜口味好,特意做得软乎,油、糖、盐都少,也不重样,价格合理,大家都很喜欢来这里吃。
社区厨坊成功运营,离不开当家人冷晓燕颇具创造性的推动。2016年底,冷晓燕带领社区党委成员走访了解到独居老人“午饭难”,这成了她的心头大事。她从辖区单位和社会组织入手想办法:由社区党委牵头,借助社区红色先锋公益服务中心力量成立“壹家生活社区厨坊”。2017年8月30日,社区厨坊正式运营,32名社区党员和志愿者轮流义务出工。为降低运营成本,社区启动了“我为老人添个菜”项目,芝罘区农发局党支部提供技术和菜种,社区党委提供菜箱,党员进行认养,为社区厨坊提供了纯天然的健康菜品来源。
一餐一饭虽小,但是传递更多的是温暖。对社区,对百姓,冷晓燕比对自己的事还上心。参加社区工作19年来,她为群众解决了1万多个难题。
时代在发展,群众的需求也在变化。在冷晓燕看来,解决群众问题不能仅靠社区单打独斗,应按照社区党委引领统筹、社区党员模范带头、社区群众齐心协力、社区力量广泛参与的思路,全域提升社区党建水平。冷晓燕将目光瞄向“区域化党建”,在芝罘区率先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吸纳共建单位等,各个单位副县级的领导干部担任社区的兼职副书记,带头认领社区项目,组织党员为居民解决困难。
大党委的资源“供应链”对接居民的“需求链”,解决了依靠社区自身无法解决的大难题。烟台市自来水公司免费为社区困难户更换维修水管,市科协牵头为社区绘制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文化街,市海事局为社区捐赠上千本图书,各个单位各显神通,共认领了共建服务项目139项,解决群众困难300余个。
围绕更好地提升社区的组织力,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冷晓燕还创新探索出“六个一”工作法,即夯实一个坚强堡垒,凝聚多方共建力量;树立一面先锋旗帜,做好每件芝麻小事;挖掘一位“圈子”领袖,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打造一个孵化基地,推进社区治理协同;建立一项储蓄机制,营造浓厚互助氛围;实行一个多网融合,形成共享区域资源。在“六个一”工作法指引下,大海阳社区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我觉得不论是工作方法也好,服务机制也好,还是工作创新也好,这些都是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手段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群众的幸福记挂在心上。”冷晓燕说。建立烟台第一个社区大党委,让小平台实现大作为;建立烟台第一个社区厨房,开创了社区互助养老新模式……大海阳社区这个老旧小区,创下了多个第一,解决了一件件百姓的烦心事,冷晓燕也成了社区百姓的亲人。
新闻推荐
咨询:我是烟台人,之前在福建工作了几年,现在辞职回烟台了,我想将在福建的社保关系转回烟台,请问应该怎么办?都需要什么手续?...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