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鸿丽日子总是这样来去匆匆,去年给女儿系五色线、插艾草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今年的端午节又如期而至了,节日的味道随着艾叶和粽子的清香沁入肺腑。超市里的粽子花样可真多,蜜枣的、腊肉的、八宝的、玉米松子的,一应俱全,但哥哥说这些都没有小时候娘亲手包的糯米小枣的粽子好吃。
于是,70多岁的娘一定要亲手包粽子了。早上5点多钟,我开着车赶回家帮娘包粽子。夏日的早上,凉风习习,空气里氤氲着泥土的气息、艾草的清香,和着悠悠的粽香,沁人心脾。
在我的记忆里,娘的手是那样灵巧。娘把一张张粽叶卷成一个圆锥漏斗形,填进满满的糯米,然后用一根马莲捆扎,翠绿的粽叶在手中自如地翻卷着,一绕一扎只几下,一个棱角分明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
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的粽子是那样好吃。早上揉开睡意朦胧的双眼,闻着散发着浓郁粽叶清香的粽子,那个香啊,真是馋人!剥开带着余温的粽叶,里面的糯米嫩滑、清香四溢。那爽口、那香甜,至今让人难忘……
到了家一看,娘在头一天晚上就泡好了米,煮好了粽叶,洗好小枣,做好了包粽子的所有准备工作。
我和娘一边包着粽子一边聊着。娘问我:“你写的《我的丑娘》写了我些什么?”我很纳闷娘怎么知道这些。娘说她去赶集,邻村的一个婶子告诉她,我写的《我的丑娘》发表在烟台日报上了。娘说她高兴了好几天,一直想问问我写了她的那些糗事。我告诉娘我写她的好,写她为儿女的付出……娘的脸上笑开了花,不好意思起来,俨然自己成了小名人。娘又跟我聊起了她小时候日子的苦,娘高兴地说:“真没想到现在日子会过的这样好”,娘的脸上又写满了满足……聊着聊着,几个小时,粽子包好了。娘将粽子严严实实地摆在大锅里,煮上了三四个小时,又闷了一下午,然后又一一打包:这二十个是给哥哥的,这二十个是给姐姐的,这二十个是我的,这盘子里的是给邻居大娘的,这盆里的是给街坊大妈的,娘一边自顾自地忙着,一边自言自语,娘说:“明年你还回家帮我包粽子,这样你就有空陪我说说话了。”
蓦然,一股暖流潮湿了我的双眼!是呀,我有多长时间没有陪娘说说话了!每次回家我总是行色匆匆,我留给娘的只是做饭、吃饭的过程、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和娘的惆怅、期盼。
敲下这些文字时,青青的艾草、清香的粽叶、悠悠的米香还有娘忙碌的身影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起了童年的端午节,想起了母亲亲手包的糯米粽、亲手为我们缠的五色线,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碰鸡蛋”的情景……
记得,小时候,不知道端午是什么意思,只是一大早就被娘喊起来,睁着惺忪的眼睛捧起艾草泡过的水洗脸洗眼,娘说,这样可以不害眼疾。娘还会在我们姐妹的腕上、脚脖子上系上五彩丝线,说是可以避祸免灾,然后就开始吃粽子了。记忆中粽子是那样好吃,甚至连粽叶上的米粒也不放过。再然后,就背着书包揣着一个鸡蛋上学。到了学校小心翼翼地掏出鸡蛋,在同学们身旁转上几圈,神气得很。这一天,即使再困难的家庭家长都要想方设法为孩子搞来这样一个鸡蛋,只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虚荣心,不让孩子在伙伴面前太难堪。于是,到了学校后,每个孩子都把自己带来的熟鸡蛋拿出来,仨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聚在一起开始碰鸡蛋。每人手握一个鸡蛋,把小头的部分露出来,因为鸡蛋的大头有空壳,小头里面饱满,比较结实。两个人看准对方手上的鸡蛋,把自己手上拿着的鸡蛋狠狠撞过去。“啪”的一声脆响,有一方的鸡蛋破了皮,就算输了,输家垂头丧气地跑到角落去剥壳吃蛋,赢家趾高气扬地到处显摆,再去找对手……
艾叶青青,粽子飘香,伴着童年的记忆,艾香、粽香萦绕在长长的岁月里,那是亲情的味道,爱的滋味。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宋晓娜通讯员付一洲)6月5日上午,只楚园(街道)召开棚户区改造项目招商推介暨新闻发布会,就只楚棚改概况及具...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