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何晓波实习生李杰摄影报道)14日,芝罘区幸福某海产品加工厂的于女士前来报社,展示了她跨越数省市、行程近万里收集的外地某食品销售单位假冒自己公司的证据,称将要维护正当权益与“李鬼”对簿公堂。
13日,本报《开发区一食品加工厂名称被盗用》的稿子报道了“开发区长江路某食品加工厂王先生的遭遇,外地一家食品销售企业借自己单位名义,在内地一些省市发布信息,销售来路不明食品,自己背黑锅遭投诉”一事。稿子见报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大家纷纷对那些不良商家的行为予以谴责,开发区孙先生称,一个商家能想到假冒他人名义来卖产品,可以想象这都卖的是些什么货,“正儿八经的企业不会干这些欺世盗名的事。”稿子见报更是引起了有相同遭遇的芝罘区幸福某食品加工厂负责人于女士的关注,她先是赞扬了晚报能为消费者说话,抨击市场商业活动中的那些不良与违法的行为。接下来,于女士拿出一大摞单据,称这是自己和王先生一样的遭遇,外地某食品销售单位假冒自己公司名义销售海产品,被不知情的消费者投诉。几个月来,于女士跑遍数个省市,与顾客见面详细了解其购买这些海产品的经过,并整理好相关的证据,要与这家“恬不知耻”的销售单位对簿公堂,维护自己在业内的商业声誉。
谈起几个月来奔波外地的经历,于女士显得非常疲惫与无奈,称这家外地销售企业不知从哪里搜集了烟台本地的一些知名食品企业信息,外包装上印有烟台这些企业名称,而里面装的却是不知从哪里弄的一些假冒伪劣海产品,让外地那些不辨真假的消费者上当受骗。于女士说,她凭借着手里这些关键证据,准备与烟台其他几家被仿冒的企业联系,大家一起来维护权益,向这个“李鬼”开战。
目前,烟台市市场监管局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并向于女士提供的这家假冒食品销售单位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出执法协查函。相关进展本报将持续关注。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钟嘉琳通讯员樊琳琳)作为音乐之集大成者,交响乐向来是音乐爱好者的顶级盛宴,烟台大剧院2019烟台交响音...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