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基
2019年2月13日《烟台晚报》的《烟台街》栏目,刊登兰玲的《小嫚儿脚挓挲着》一文,从语源方面做了精辟阐述,读后获益匪浅。在此,笔者对“挓挲”的词义,再结合蓬莱方言,做粗浅的阐释和补充。
挓挲,普通话读zha(一声)sha(一声),在蓬莱方言中变音读za(一声)si(一声)。词中的“挓”字在工具书中解释不多,《集韵》:“陟加切,音吒。挓挱,开貌。”开貌即张开的样子。“挲”字解释较多,它有三个读音:sha(一声)为张开的意思;suo(一声)为抚摸的意思;sa(一声)是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的意思。用“挲”组词也较多,有:挓挲、摩挲、摸挲、挼挲、逻挲、挪挲、搓挲等。其中“挓挲”是上古口语中双音词的遗存,使用范围很广泛,书写方式多种,也写作“挓挱”、“扎煞”。
文学作品中也多例证,如,“香菱复转身回来,叫住宝玉。宝玉不知有何话说,扎煞着两只泥手,笑嘻嘻地转来。”(《红楼梦》)“他右肩扛着枪,扎煞起左手,不住地前后摇摆,一股劲往前走。”(《播火记》)“朱开山理都不理那文,说:‘三儿,从明儿个起,你离开这个家,撒开你的小蹄子,朝前头奔!不对,是挓挲开你的小翅膀,朝天外头,哼着小曲,扇着凉风,高高地飞!’”(《闯关东》)上述文中,用的都是挓挲(扎煞)的本义,即张开、伸张的意思。在蓬莱方言中,也常这样用。如:“她清早儿起来,脸不洗头不梳,挓挲着黄毛就急三火四嘞跑出去了。”“这棵花挓挲嘞没形啦,该修剪喽。”然而,民间用得更多的却是挓挲的引申义,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惟妙惟肖。
一是引申为狂妄、张狂、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如:“你看他那个熊样儿,挓挲舞张嘞,都不知道自个儿姓什么喽。”
二是引申为散漫、懒惰、游手好闲、吊儿郎当。如:“这个人不能用,在村里整天价东游西逛,什么活儿也不干,挓挲个手横草不捏,竖草不拿。”
三是引申为杂乱、不规矩、横七竖八、乱七八糟。如:“院子里那堆柴火挓挲舞张嘞,忒占地方,赶快捆起来稳墙夹股去。”
四是引申为嘚瑟、蹀躞、招摇得意、浮漫不稳重、轻佻无礼。如:“你就一天到晚挓挲、蹀躞吧,小腚儿没四两沉,能干成什么事儿?”
五是引申为哆嗦、颤抖、振动、害怕。如:“孩子在炕上玩嘞好好嘞,突然间空中一声炸雷,把孩子吓嘞避在墙夹股直挓挲。”“小月月孩儿睡觉时一挓挲一挓挲嘞,多半是因为受惊吓喽。”六是引申为竖立、抖动、震颤。如:“两只大公鸡越逗越凶,互不相让,脖子上嘞羽毛都挓挲着簌簌地抖动。”“刺猬用身上的毛刺作为自卫武器,平时贴伏在身上,一旦遇到敌情,毛刺马上挓挲起来。”
在蓬莱方言中,挓挲一词还有与本义毫不相干、毫无关联的特殊义项,就是不作动词,而用作形容词,形容嘴馋、挑食、专爱吃好的。如:“俺乜孩儿吃饭真挓挲,好饭儿能撑死,不对心思嘞饭儿一口儿不沾。”
因为挓挲的不同词义和不同理解,我与同学还曾发生过一场误会。在大学读书时,有一天我同外地的一位同学到食堂吃饭,那天的菜是炖土豆。那个年代食堂每顿饭只做一样菜。那位同学说他从来不愿吃土豆菜,就只买了两个馒头。吃饭时,我说他“真挓挲”。不料他一听我说他“挓挲”,马上火了,瞪着眼质问我:“我怎么挓挲啦?”我很诧异,觉得一句挓挲为何就激怒了他,好像他的人格受到极大污辱似的。后来我才弄明白,他认为我是说他狂妄自大,故而大动肝火。经过我的一番解释,他才消了气,我们和好如初。这大概就是不同方言文化的碰撞吧。
挓挲用作动词时,也像其它动词一样,可作ABAB式重叠。如:“小鸟的羽毛渐渐丰满了,有时会挓挲挓挲翅膀,好像在学飞。”用作形容词时,则可作AABB式重叠。如:“你都参加工作了,还总是挓挓挲挲、狼狼胡胡嘞,一点儿不稳沉,没个大人样儿。”
新闻推荐
咨询:我丈夫45岁去世了,此前在企业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我想问一下作为死亡人的配偶怎样继承逝者社保账户余额?需要准备什么材...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