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强
1974年我结婚,为了省钱,大柜,五斗橱,写字台,床,甚至连脸盆架,都是请木工打的。衣服和被褥大部分是请裁缝做的,诸如锅碗瓢盆,毛巾,肥皂盒等一应日用品只能到商店添置。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部队转业,单位在一个大杂院分了我三间平房,房间都很窄巴,两盘炕占了大部分的空间,杂七杂八的东西没地放,请了几个朋友喝了几盅,酒足饭饱,大伙帮忙把炕砸了,借了地板车,把土清走,又买来了水泥和沙石,请来瓦工,把泥地砌成水泥地,墙边油漆上踢脚线。没有厨房,买来砖瓦、木头,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又在房子山墙的空地,盖起了一个小棚当作厨房。冬季来临,去小市买几筐苹果,去商店买上白菜和大葱,墙角屯着,至于煤粮,都要靠一家人的人拉肩抗。
虽然手里没有钱,但仍阻不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时,电视机和落地扇成了新宠,自己马马虎虎有这门手艺,去烟台的电子元件厂,买来了器件,经过几番挑灯夜战,家里也算是有了时髦电器大件,以后,又陆陆续续打了组合柜,圆桌,茶几,最难忘的还是那次做沙发,根本没有经验可借鉴,去商场先去端量售卖的沙发,把外形和尺寸默记在心里,买来了弹簧,麻袋片,布和木头,在朋友的帮助下,经过艰苦努力,手都让麻绳勒出了血,家里又有了顶级奢侈品。
后来,搬进了楼房,把南北阳台包起来,自己动手打上油漆,又按尺寸在地上铺上了漂亮的地板革,屋里没有暖气,又到处求人,操持了一些铁皮铁管,请铁匠师傅焊了一个炉子,去废品商店淘得了一些工厂淘汰下来的暖气片,家里有了土暖气,一家三口冬天终于不再挨冻。一周只休一个星期天,更忙,掰成两天过。想想,一辈子下来,木工,瓦工,钳工,电工,维修工,搬运工,清洁工,都干过,全了。无暇顾及身边风景,更没有花前月下,节省每一分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成了我们那一代人的时代符号。
现在,有钱就很任性,房子精装修,拎包入住,整体厨房,整套家具。心心念念只操心一件事,如何使钱包变鼓。回望流年往事,总有那些事,如同甩不掉的影子,悄然无息地跟随你,融进如缕如烟的生活之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孙朝军通讯员王军良彭浩)24日下午,烟台开发区交警大队一中队民警正在黄河路与峨眉山路路口开展稽查...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