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唐寿锐通讯员叶杏张恒甲)近日,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为一在车祸中导致颈髓损伤的女子顺利实施全麻下颈椎后路手术,创新采用脊髓术中超声技术,对脊髓神经进行实时动态成像监测,为手术最佳疗效和安全保驾护航,此技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迈上新台阶。
原来,41岁的谭女士因车祸导致颈肩部疼痛,不能活动,由海阳当地医院转入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治疗。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收治后立即给予甲强龙冲击疗法、补液、脱水、抑酸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效果仍然不佳。通过颈椎CT检查见颈2-颈6广泛的后纵韧带骨化严重压迫硬膜囊,脊髓水肿变性,椎管容积不足30%。脊柱外科的专家团队对病情进行了讨论,明确诊断为:颈髓损伤并不全瘫,后纵韧带骨化症,需要手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避免后期因病情加重,引起完全性瘫痪。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一种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疾患,在外伤的因素下致残率较高。手术治疗对颈髓充分的减压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王磊升带领医疗小组顺利为患者实施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采用了“术中透视眼”———脊髓术中超声这一新技术,术中超声可以透过脊髓外面的硬膜和脑脊液,对脊髓神经三维解剖结构及病灶的空间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经过2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4天,谭女士就可以下地行走,双上肢活动明显好转,四肢麻木减轻,为后续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王磊升指出,该患者患有广泛连续的严重后纵韧带骨化并颈椎管狭窄,从颈椎前路手术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风险极大,这类患者首选颈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但后路手术无法处理脊髓前方骨化的后纵韧带,常规术中医生只能看到脊髓背面的硬膜的结构,无法直接判断脊髓腹侧的结构对脊髓的影响。如何在手术中判断脊髓减压是否充分有效,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随着近年来技术的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应用脊髓术中超声技术辅助颈胸椎的手术治疗。采用术中超声可直观显示硬膜内脊髓神经的形态变化及腹侧脊髓受压的范围和程度,动态观察脊髓搏动,判断减压效果是否需要进一步扩大减压的范围。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据了解,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团队一直以来积极进取,引进先进技术,瞄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发展战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精研医技,脊柱常见病、脊柱肿瘤、脊柱显微镜、内镜、机器人导航等技术都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新闻推荐
YMG记者李珑故事与人物相随,又是骄傲绽放的季节。荣耀与感动交织,又是情感激荡的时刻。由烟台市文明办、烟...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