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总有那么十天左右,他要根据潮汐的时间赶到海边,在那里一呆就是两个钟头,再扛着或大或小的“战利品”送到摩托车上,带回家。他是家住迎祥路、今年65岁的任秀明,他的“战利品”是海边大大小小的石头。自打两年前爱上了海边的石头,任秀明已经累计往家“扛”了5吨重的石头了,这些石头他捡出形状好看或者有意境有含义的,配上自己写的字,或者直接装上底座,或者放到盆景里,让他的生活包括邻居亲友的生活平添了艺术气息。
寻访玩家
主持人:YMG记者曲彩云摄影报道
热线电话:18053576722
大海馈赠的礼物
1954年,任秀明出生于烟台,父母都是解放以前的共产党员,解放后母亲是街道干部,父亲做瓦匠。他兄弟五个,家里的生活很紧张。往往8号开支,不到28号家里的钱也没了粮食也没了,后面的十天靠借生活。这样的生活,让任秀明对于大自然的馈赠特别感恩。
两年前的5月份,任秀明到大海边游玩,无意中看到了一块漂亮的小白石。这块小白石,成为他和石头结缘的“媒人”。“咱们这里是旅游城市,拥有大海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海边的石头更是不可胜数,这些石头在沙滩上还容易影响游客的安全,而捡回家,则是各有千秋的艺术品,给生活增添品味,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任秀明开始了他的与石结缘之旅,“这是大海馈赠给我们的礼物。”说起他的石头,留着络腮胡子、颇具艺术范儿的任秀明老师马上兴奋起来,他首先给记者展示了他和石结缘的“媒人”———小白石。“当时在海边看到这块石头,很兴奋,白色的石头上有一轮红太阳,象征着我们这个国家如旭日冉冉升起,充满朝气,而白色代表着纯净,我写上了清风两个字。”
踩着海浪的脚步
涨潮时无法捡石头,为了“踩着点”去捡石头,任秀明买月历牌的时候,一定挑有潮汐表的买,这样根据潮汐的时间,退潮时就赶到海边,忙活上两个钟头,涨潮时就满载而归了。“我是踩着海浪的脚步走的人,一退潮就去,每次都不会让我失望,总有那么几块好石头在那里等着我。”收获到大海的礼物,每次任秀明都特别开心。
但是这件事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可是很难的。海边的石头太多了,要从里面发现那么几块“有资质”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虽然没有“大海捞针”难,但也是个很枯燥、很熬人的活儿。尤其是夏天和冬天,夏天在烈日的暴晒下蹲蹲起起,很快就会大汗淋漓,“汗真是一身一身地出,每次衣服湿漉漉的都能拧出水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脱掉汗湿的衣服洗澡。”冬天寒风凛冽,还要用手去拿那些冰冷潮湿的石头,有的甚至还带着海水的冰凉刺骨,对任秀明是更严峻的考验。
一旦痴爱,就会忽略其中的辛苦,任秀明爱上了大海馈赠的礼物,不管多辛苦,都不会错过和大海的“约会”,一个月里有十几天的潮水是在白天,只要退潮的这段时间在早上六点到晚上六点之间,他几乎风雨无阻,准时赴约。
除了气候,还有他个人身体的原因,两年前的任秀明也已经63岁了,年龄加上腰椎间盘突出,让长时间蹲蹲起起的他格外辛苦。这些任秀明还能够坚持和忍受,只是碰到有些太大的石头搬不动的时候,他就很为难,往往还得花钱雇人用扁担去挑回来。去年5月份,任秀明看到一块好石头在海里,激动不已的他等不及退潮,穿着衣服就跳到了海水里,五月份的海水冰冷刺骨,被发现好石头的兴奋劲架着,任秀明愣是感觉不到寒冷。
去年6月,任秀明发现一块大石头,50多厘米高,40多厘米宽,得有六七十斤重,没有帮手的他担心找了人来再找不到这块石头,就直接下水,用尽力气把石头扛到自己肩膀上,在软软的沙滩上扛了三十米,扛到了岸边。
妻子心疼丈夫,不让他去,他就想方设法偷着去,每次都是摩托车后边带一筐,前面踏板上也会放一个大筐。当然,出于对家人负责的态度,任秀明在捡石头时,也会注意劳逸结合,不会太贪心,“今天捡不完明天还有,为什么要一次性完成呢?”但潮水合适的时候,他也一定会把别的事情都放下。
两年多来,任秀明已经往回“扛”了五吨重的石头,一层一层摞在小棚里,密密麻麻,小棚里原来放的家里的东西,都被他忍痛丢掉或者送人了,妻子也只能哭笑不得地“支持”他。
将“大海”带回家
石头捡回家并不是就大功告成了,还得用水洗,用刷子刷。任秀明老师在小棚里放着铁刷子、脸盆、水桶,借用一楼邻居的水,刷出来存放好。
在石头上写字,任秀明也琢磨出了窍门,因为石头和纸不同,如果放在室外风吹日晒也很容易掉颜色,所以任秀明选用的是粗头、油性的签字笔,并且还在笔油里注入了胶,这样写上去的字不容易掉颜色。“怕太阳晒、怕雨淋,即便这样处理了,这些字也受不了碱性的水,所以如果过一段时间字的颜色变淡了,还得再描描。”前些日子,任秀明老师还到牟平去给朋友描字来着,“我给朋友家的花配上块石头,相得益彰,花就有味道了。”任秀明对此很自豪。
有的石头是平面的,这样的除了触感,和在纸上写字也没太大区别,但石头的形状千奇百怪,在这样的石头上面写字那可就很费劲了,不过这也难不倒任秀明,他很快就掌握了在各种形状的石头上写字的窍门。
赶着天气合适的日子,任秀明捡完了石头也不着急离开海边。他就坐在沙滩上,摊开了自己新收获的石头,瞄来瞄去,发现中意的,能看出点“道道”的石头,顺手拈来,就用粗头的油性签字笔在上面写上符合这块石头“气质”的话语,放在那里自我欣赏、自娱自乐。
好多次,外地游客在沙滩上看到了任秀明的作品,爱不释手,豪爽的任秀明干脆就送给了他们。“本来这也是大自然的馈赠,让他们把烟台的‘大海\’带回家,记住烟台,也算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任秀明捡的石头上,很多有海蛎子皮、蛤皮、波螺皮等,富于大海的气息,“让他们带回去,不只是一个纪念,更是对于烟台的美好记忆。”有很多游客要求购买任秀明的作品,甚至有一次一位游客希望用四百块钱买任秀明六块石头,但任秀明不收钱,那些外地游客得到这样大方的馈赠,高兴之余,也记住了烟台人的美好和善良。“我们是文明城市,也是旅游城市,我应该为烟台传播美名,作为一个市民,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应该将烟台的淳朴善良厚道好客体现在石头上。”任秀明认为这是他作为烟台市民的责任和义务。
“读石”不亚于读书
两年多来,任秀明挑选出来、配上文字并赠送出去的石头已经有一千多块了。除了送给游客,他还送给邻居亲友。送给朋友是一种情意,送给外地游客是一种形象,送给老人是一份孝敬,“比方老人过生日,选块好的石头写个‘寿\’字,比什么礼物都好,因为这样的礼物用心了,而且还有好的寓意。”任秀明还喜欢在花盆里放上一块相得益彰的石头,这样花就不再只是花,而成了有着美好祝福的艺术品,“送一盆花不算啥,加上这样一块寓意吉祥的石头,完全不同了。”
任秀明写的最多的字,有“福”、“乐”、“寿”、“和”、“安”等,寄予着他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他希望身边的每位朋友都能惜福知福再造福。“读书、读石、读人”,任秀明老师认为,“读石”、“读人”的乐趣和深度,一点也不亚于读书。“你看这块礁石就蕴含着人生哲理,谁的人生没有磕磕碰碰,谁没有坎坷,跌倒了赶紧爬起来,就是成功的人生。”拿起一块沟沟坎坎的礁石,任秀明老师颇为感慨,“当然这需要自己去悟自己去品,再是你看每块石头,圆的方的、丑的俊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风采,拿出一块都是珍品,这也像是人,不管你是丑的俊的,高的矮的,都有自己的好,别人比不下去,也无须和别人比。”任秀明老师认为自己玩石头,虽然苦,但其乐无穷,悟出很多人生的道理。
举办路边石头展
在任秀明老师写的所有字里面,他最喜欢的是“和”、“读人”、“善”、“家和万事兴”等,曾经有一次,任秀明老师的朋友两口子闹矛盾,他给他们送了个写着“和”字的石头,告诉丈夫男子汉要有担当、大度一些,告诉妻子女人要温柔多包容一些,结果两口子很快和好如初。
有个东北小伙子到烟台找工作,找了半个多月一无所获,有些灰心丧气的他到海边发呆。任秀明了解到小伙子的遭遇后,就请他帮自己搬了三块石头,给了他五十块钱搬运费,小伙子很感谢任秀明给予他的这个机会,这让他对在烟台生活下去又有了信心。“烟台人真好。”和那些得到慷慨馈赠的外地游客一样,小伙子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感谢。“我只是希望给他一点信心,让他能坚持下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走好人生路。”“这是一个卧佛,这是两位俄罗斯老人,这一个巨蜥在孵蛋,这是一匹千里马,这是女人的高跟鞋、男人的棉靴,这是傣族少女包着头巾在烧水……”巡视着小棚里的石头世界,任秀明俨然像一名将军在视察自己的军队,那自豪,倍儿爽。
今年七月份,任秀明老师还举办了一个路边石头展览,选出五十多块他最得意的作品,定做了三个大箱子,摆放在楼下的路边,邻居看、朋友看,凡是来的人,任秀明必然泡上好茶,让人家喝喝茶、品品石。人生乐事,无非如此。
新闻推荐
秋季车展13日至17日在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推出县域购车团活动,大巴免费接送
本报讯(YMG记者孙长波)2018烟台秋季车展将于9月13日至17日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一年中规模最大的车展,将带来全新的...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