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盖鹏摄影报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对读书的感悟,如今,这一理念也成为退休教授迟振国助力公益“换书吧”落户鲁东大学的初衷。
昨日上午,烟台晚报和三站汇通广场设立的公益“换书吧”在鲁东大学教职工住宅小区设立分站点,场地由迟振国老教授无偿提供,这也是“换书吧”的首个分站。
退休教授兴趣广泛
昨日上午9点,记者驱车来到鲁东大学教职工住宅小区,迟振国老教授迎候在门口。步入63号楼底层东侧车库,不到30平方米的小屋被老人收拾得井井有条,西侧半幅墙壁安置了书架,各类书籍陈列其上。屋内摆放的根雕和艺术葫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又为浓浓书香增添一份典雅气息。“我退休前是鲁东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十分喜欢读书和藏书。”迟振国告诉记者,他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1978年调入烟台师范学院(鲁东大学的前身),参与筹建校体育系,从教26年,培育了数千名学生。“对教师来说,要教学生学会读书做人,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而后才能真正教书育人。”在迟振国老教授看来,一个有追求的人,一生应是与书相伴的。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因此,一个好教师,就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读书人,一位“嗜书如命”的人。
尽管退休多年,但今年75岁的迟振国老教授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嗓音洪亮,走起路来两腿生风。除了读书、藏书,迟振国老教授的兴趣非常广泛,其中最爱的就是根雕。走进车库,仿佛置身于珍宝馆,而这些都是他收集或亲手制作的根雕艺术作品。此外,集邮、剪报、摄影他也样样精通,还把这些爱好发展成了“专业”,时不时去外地参加会议、展览。“书能给予我精神营养,而这些爱好能陶冶我的情操。”迟振国说,他很赞成‘人老心不能老\’‘活到老学到老\’这些话,每天身体力行,忙得不亦乐乎。
浓浓书香寄深情
迟振国老教授介绍,他是《烟台晚报》的忠实读者,之前看到晚报联合三站汇通广场于周六上午举办“跳蚤市场”,就想到现场淘点宝贝。8月18日上午,迟振国参加完跳蚤市场后,偶然发现公益“换书吧”开门迎客,得知“换书吧”里的图书只换不卖,他特意回家收拾了几十本书拿回来换。一周后,迟振国再次来到“换书吧”,认真挑书换书之余,还积极为“换书吧”提建议,希望“换书吧”能继续扩大运营时间和规模,走进鲁东大学校园。如果能够实行,他愿意在鲁东大学无偿提供活动场地。对于迟振国老教授的热心建议,三站汇通广场积极采纳,第一时间与老人对接,并制作宣传刊板,经过一周的筹备,“换书吧”首个分站最终落户鲁大。“每到毕业季,毕业生的大量存书往往当成废品贱卖,实在是可惜,‘换书吧\’如果走进校园,让每本书都能物尽其用。我的车库位于教职工宿舍区中心位置,不仅学生能来换书,教职工的藏书也能充分利用。所以我愿意专门把车库腾出来,作为‘换书吧\’鲁东大学分站,让书籍发挥更大的价值,我想这是书籍最好的归宿。”迟振国说,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换书吧”将在全市落地开花
“对迟振国老教授的善举我们表示由衷感谢,分站开放后,工作人员会将捐书分门别类,妥善保存,尽快让它们和读者见面。”三站汇通广场孙涛经理告诉记者,公益“换书吧”运营近一个月,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每次开放都能吸引上百名市民参加,目前藏书已超过5000本。接下来,“换书吧”将进一步扩大运营规模,争取尽快走入全市各大社区和高校,让更多市民共享阅读之美。为让市民朋友家中的闲置书籍、杂志流动起来,传递书香,结交益友,《烟台晚报》与烟台交运集团三站汇通广场联合设立公益“换书吧”,市民朋友可把家中闲置的图书拿来,按一本换一本的比例换回您喜欢的书籍或者杂志。您家中有不要的图书,也可以联系我们,晚报记者上门收取,感谢您的爱心,为文明城市烟台增光添彩!“换书吧”开放时间每周六周日上午8点半至下午5点。
联系电话:1339645825113562536460
新闻推荐
公路局全力打造绿色新“芝路” 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用法律手段杜绝公路污染
YMG记者李鑫通讯员姜彦汝摄影报道公路工程在极大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公路污染也随之而来,公路撒漏、倾倒垃圾...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