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一中初三六班王梦文雍
时间过得真快,弹指一挥间,暑假结束,迎来了新学期。而这一次的《开学第一课》,又会给我带来怎样的启发呢?
周六晚上,我认真地看完了《开学第一课》。其中有两个环节,令我感触颇多。
第一个环节是讲述梦想的故事:解海龙,一位纪实摄影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拿起相机,把镜头对准农村的老师和孩子们。整整十年,他走了两万多公里,也拍下了无数淳朴善良的老师孩子们感人的瞬间。29岁的老师戴红英,背着只有5个月大的孩子,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上课;日行24里山路的苏明娟,不畏严寒酷暑,只为四个字:我要上学;还有大鼻涕、小光头……无数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令解老师萌发了帮助农村孩子上学的念头,在追寻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助力了孩子们的上学梦。
知识改变命运,梦想创造未来。正是这几张照片,引得更多的人关注了农村孩子上学的现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现在,多数的农村孩子们已经有了宽敞的教室,崭新免费的课本,这是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缩影。在偏远的山区,仍有许多孩子在为自己的上学梦而努力着,我相信,渴求知识的精神会星火相传,传递幸运、力量、动力,也传递着追求梦想的勇气。
第二个环节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和王源的演讲。在当今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也越来越便捷。而人类的恐慌出现了:如果科技继续发展下去,机器人有一天会不会取代人类?答案是不。机器最终是由人类经过上百、上千次的实验创造出来的。机器固然计算速度快,杀伤力强,但它缺少创造力、想象与好奇心,它更缺少作为创造者必备的精神和信仰:为了世界,为了爱去创造一切。
中国梦,是历史的,是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新学期要更加努力,毕竟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那么,就让我们以梦为马,以新为剑;中国向未来,创造向未来,放飞梦想,勇敢去闯,发现更加广阔的世界!
新闻推荐
本报第二期公益鉴宝活动在烟台东方文化市场举办周日邀您来烟台“潘家园”鉴宝
本报9月4日讯(记者曲彦霖)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主办,烟台东方文化市场承办,烟台市芝罘区延年堂养生馆协办,乐合宝天...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