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刘洁)初秋时节,踏着午后的阳光,漫步福山夹河,蒲苇婆娑中,几只调皮的水鸟时而掠过清澈的水面,时而在芦苇丛中发出婉转的啼鸣,别有一番韵味。“夹河的生态越来越好,水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74岁的吴金洋老人一边拍照,一边跟记者攀谈。老人相机中的夹河水鸟已有十几种,黄嘴白鹭、白骨顶等都是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
河水清清,水鸟嬉戏。夹河生态改善的背后,离不开福山区对生态环境的铁腕整治和悉心管护。今年以来,福山区全力推进环保突出问题整治,并以此次省级环保督察为契机,全面深入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切实巩固环保突出问题整治成果。
构建齐抓共管格局,福山区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出台《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等系列文件;建立全区环保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4个专项工作组,形成部门工作合力;区级层面累计召开各类会议42次,研究解决环保突出问题,对整治不力、进度缓慢的责任单位进行专项约谈。狠抓突出问题整改,福山区实行区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区委常委督导推进,人大、政协全程参与,责任部门、属地镇街靠上推进的工作模式;每个镇街每个问题明确1名副科级干部全程包帮,实现责任到人;实施“日通报、周调度”,倒逼责任单位自我加压,力争天天有进展、周周有销号;在区级财政有限的情况下,拨付1亿元优先保障水源地保护区整治资金,为问题清理整治提供充足“底气”。截至目前,福山区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治87个,已完成57个,剩余正按照序时进度推进当中。
加快信访举报处置,福山区办理交办件严格落实“五个第一”,即第一时间开会研究、第一时间现场核实、第一时间推进整改、第一时间反馈上报,确保交办件处置快速、高效、稳妥,经得起检验。门楼镇盛大包装问题,拆除难度大,相关单位连夜组织大型机械进场,奋战3昼夜彻底实现“两断三清”;西山路垃圾处理站噪音、污水影响居民生活问题,第一时间对勾臂车作业时间进行调整,每天对压缩箱体和作业区域进行彻底冲刷,最大限度减少异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目前省督察交办的8件信访案件均已办结。完善精准监管体系,福山区每个乡镇明确2-3名专职工作人员,各村配备1名环保工作联络员,完善了区镇村三级环保机构建设。构建覆盖全区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安装20处监测子站,24小时不断监测,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同时,以中央、省级交办件整改为抓手,举一反三、全面整治,开展5次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58件已全部办结,确保问题得到根治,严防死灰复燃。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张力允刘尚萌通讯员王杰)由团市委出品、水母网视频中心制作的大型系列人物专题片《烟台青年》第二...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