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英华)芝罘区作为烟台市的老城区,过去,居民生活垃圾收运以敞口垃圾箱收集、压缩车作业为主,但是,随着城市扩容和档次的不断提升,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压缩车收运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和群众生活需要,而且垃圾箱无处摆放、压缩车作业堵塞交通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我区环境卫生发展的瓶颈。面对问题,近年来,芝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转变思路,借鉴周边城市先进经验,积极开展前期摸底、调研,引入小型垃圾压缩站,并在烟台山、上夼、奇山等区域试点开展了生活垃圾二次转运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建设推广小压站,取代敞口式垃圾箱。2016年,烟台市召开生活垃圾收运方式改革经验交流会后,芝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本着“先难后易,以点带面”的原则,先从市区垃圾箱数量多、垃圾量大、污染严重的点位着手,在全市率先推行“垃圾收集站、环卫工人休息站、公厕”三位一体、多功能的环卫设施。根据辐射服务区域的垃圾产量、占地空间,合理选择8立方和17立方两种压缩设备,并配套建设环保移动公厕和环卫工人休息房,一名保洁员身兼公厕保洁和小压站操作两职,劳动力得到最大效能发挥。整洁、新颖、便民的“三位一体”环卫设施一经投入使用,立即受到了市民的好评。目前,我区已先后在太平湾码头、上夼西路、上夼东路、经伦街等地建成了16座造型美观的小型垃圾压缩站,同时因地制宜配套新建7座公厕,更新改造6座公厕,公厕档次和数量也得到了提升,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好地便利服务。
创新收运模式,开启环保收运模式。依托小型垃圾压缩站,打造新型、环保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2017年,以烟台山、上夼、奇山等区域为试点,以小压站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延伸开展生活垃圾“不落地收运”。通过采用240L带盖垃圾箱代替660L敞口垃圾箱,用小型垃圾桶收运车代替压缩车的做法,直接将居民、网点投放的垃圾运送至小压站,避免了垃圾裸露及现场压缩车收运作业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下转C0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唐寿锐)8月19日,由烟台晚报和烟台爱尔眼科医院主办的“小升初的烦恼名师来解”小升初家长公益课堂将在亚细...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