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召开的“情系百姓·法惠民生”系列法律服务活动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公布了9大类20件为民法律服务实事清单。这些实事涵盖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诉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感受到法治温暖和关怀。20条为民法律服务实事提升民生法律服务效能市司法局副局长杨秀全在发布会上具体公布了20条为民法律服务实事:开展法治扶贫“千人行”、法治扶贫“先锋岗”、法治扶贫“结对帮”活动;成立烟台市职工法律服务站;成立烟台市律师志愿服务团;全面实施公证“暖心”工程;建立“法润万家”法律服务联盟;成立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进婚姻家庭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拓宽医疗纠纷调解领域和范围;开展“走进社区,贴近百姓,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司法鉴定人进社区活动;开展“法润烟台,服务民生”司法鉴定大型广场宣传活动;建设烟台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办“法治烟台”电视普法专栏;组织开展“宪法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和“我与宪法”网上法治漫画、微视频征集大赛;扩大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做实法律援助点援制;建立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更加便捷的网上线上法律服务;开展贫困服刑人员家庭救助活动;开展社区戒毒康复指导活动;开展亲属与服刑人员远程探视。
这9大类20件为民法律服务实事,结合了司法行政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监狱戒毒、社区矫正等八项业务职能,涵盖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诉求。“我们的目标,就是全力拓宽民生法律服务领域,改进民生法律服务质量,提升民生法律服务效能,更加积极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法律服务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让人民群众在法律服务中享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杨秀全说。法治扶贫“千人行”亮出“真招实举”记者注意到,“法律惠民20条”条条见“真招”“实举”,为解决长期困扰群众,尤其是偏远、海岛地区群众的城乡法律服务资源不均衡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在法治扶贫“千人行”、法治扶贫“先锋岗”、法治扶贫“结对帮”活动中,市司法局将组织引导1000名优秀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扎根“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到6000多个村(社区)提供10000场次以上现场法律服务,在贫困偏远山区和海岛设立30个“党员律师法治扶贫先锋岗”,进行深度结对帮扶,全面参与法治扶贫工作。同时,选拔热心公益的优秀律师,建立律师志愿服务团,组织开展100场“律师志愿公益行”活动。
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更大便利,将联合市总工会、市律师协会,在全市范围内设立10个“烟台市职工法律服务站”,扩大律师服务职工的载体和辐射面。选拔热心公益的优秀律师,建立律师志愿服务团,组织开展100场“律师志愿公益行”活动。
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司法局还将做好“12348山东法网”推广应用、“网上问法”栏目改版升级和12348咨询热线值班工作,形成集远程法律咨询、实体法律服务预约、法律援助申请等于一体的全方位公共法律网络热线服务平台。小额继承公证简易程序满足个性化需求随着群众法律服务需求越来越呈现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的特点,“法律惠民20条”也将提升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优化服务质量和效率作为重要举措。比如,将全面实施公证“暖心”工程。一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实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便民服务。积极开展公证法律援助,对残疾人、老年人等困难群体,做到应援尽援;另一方面,简化公证程序,对标的额为5000元以下银行存款的继承案件,实行小额继承公证简易程序,提高办证效率,方便当事人取得小额遗产。
法律援助是困难群众的“保护伞”,市司法局将扩大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做实“点援制”,重点关注农民、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老人妇女儿童、失独家庭、犯罪嫌疑人等特殊群体,努力达到“应援尽援、能援多援”,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突破6000件。同时,建立法律援助人才库,进一步丰富完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花名册内容,让申请援助的群众选择自己心仪的援助律师。
对一些热点、难点社会问题,“法律惠民20条”也有相应方案。比如,在解决医疗纠纷中,将拓宽医疗纠纷调解领域和范围,推动将全市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和驻烟军队医院全部纳入医疗责任险承保范围,实现医疗责任保险全覆盖,试点推广医疗意外险,强化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
致力于维护和谐的家庭生活,降低离婚率,将加强婚姻家庭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面推广芝罘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在全市所有县市区普遍建立起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全覆盖。YMG记者苗春雷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牟元媛)为营造书香校园,让阅读走进家庭、走进生活,日前,建昌街小学特别邀请约读书房的老师,为学生和家长分别进行...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