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国瑞
读罢柳新华先生的新作《燕台散记》,我的心中忽然涌出了四个字“史笔文心”。这是我对这本散文集的印象和评价。
从传统意义上讲,“史笔文心”是对著作的极高评价。把文章写出历史的质感和亮色,是不易达到的高度,必须有胆有识,既要宏观把握历史的大局、脉络和走向,更要对历史有深刻地洞察和剖析。
当下是散文写作蓬勃发展的年代,散文作者如群星灿烂,散文作品如百舸争流。但作品以写一人一家一时一地为多,抒发的多为个人的情感。《燕台散记》也是以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和自己亲历的事情为主。但与众不同的是,作者把所交往的人,所经历的事全部与社会发展的历史紧密地结合起来,用历史的眼光去体察和感悟这些人,以直白晓畅却又不失深刻厚重的写作手法去记述和描写这些事,用史笔著文,以文心写史,字里行间倾注着认真和严谨,从而使每篇文章都具有历史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处处彰显着史笔文心的神韵。
柳新华先生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余年间,他经历了共和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强起来的全过程。作者的40篇文章如同40个座标,串联起历史前进的规迹。《爬过家乡的山》《趟过故乡的姊妹河》《高疃大集琐忆》《美食在福山》等文章,从小处入手写故乡的山水林田,但由于作者始终不忘历史的观照,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给人展现的却是乡村巨变的广阔的历史画卷;《远逝的父亲》《怀念我的母亲》《姥姥的活计》《我的兄弟姊妹》《大哥你好吗》《姐弟情深》写的是自己的亲人,但展现的是在建国初年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普通民众的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爱国家爱集体的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那些亲身经历的文章,如《我要读书》《难忘那所乡村中学》《家住机关大院的日子》等,不但感人至深,让人钦佩,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囿于个人之苦乐进退,而是通过亲身感受,反映改革开放使个人和社会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和前所未有的变化。读着这些文章,让读者不自觉地产生强烈的共鸣,既会为以往的奋斗无悔和骄傲,更为祖国的进步和繁荣兴奋和自豪。这正是这本散记所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之所在,这也是史笔为文才能达到的高度。那些只是局于小情小调的写法,似可从中受到启迪。《燕台散记》超于俗类的地方,更在于柳新华先生是时代的弄潮儿,而非事不关己的旁观者,他笔下所处的时代,正是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时代,他所写所记不仅多为他亲历亲为的事件,而且凝结着他的辛勤汗水和心血。作者长期供职于烟台枢机和高等学府,是烟台发展的设计者、参与者、见证者,也是烟台历史文化的研究者,是著名的学者和全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以他的经历、见识、胸怀所抒写的《烟台工业腾飞的第一个台阶》《海上烟台风生潮起》《小楼昨夜又东风》《大烟台呼之欲出》《心望海波平》等文章就是烟台改革开放史的直接记述。阅读这些文章让我们看到当年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一群年轻人置身其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英姿。他当年和领导和同志们一起策划的“大高外”经济格局、论证的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建议实施的“海上烟台”、奋力推动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等等,这些“史笔”却有着如椽之势,让每一个读到这些文章的人都会心潮奔涌,思绪万千。今天他所记述的事项多数已成为现实,在烟台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尤其他1992年与同事破天荒地提出修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设想,虽然至今尚未实现,仍在研究规划推进之中,但它彰显了一名学者型官员的眼光、胸怀和追求,在国内引起巨大的反响,受到世人瞩目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视野开阔,感情真挚,文情并茂是柳新华先生一贯的写作风格,本书更有新的表现和突破。我们可以从《远逝的父爱》《怀念我的母亲》《婆婆的小灶饭》《姥姥的活计》《我的兄弟姊妹》《大哥你好吗》《姐弟情深》中看到浓烈的真情、感情、亲情;我们可以从《园丁之歌》《难忘那所乡村中学》《公社大院的初书记》《风流儒雅亦吾师》中领会浓厚的师生情、同学情、同志情,我们可以从《爬过家乡的山》《趟过故乡的姊妹河》《高疃大集琐忆》《美食在福山》《走过莱山》《您贵姓,请听俺说》《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鼓与呼》《春潮中的一朵雪浪花》《闲谈烟台与燕台》中感受浓重的乡风、乡韵、乡情;我们还可以从《一片冰心在玉壶》《人若有情诗不老》《三山仙界画图中》《香港回归20周年礼赞》中领略浓郁的友谊、友爱、友情。我们从一篇篇文章中认识了一个有情有义、重情重义的人,一个情真意切、情深意长的人。人生在世,人与人从相逢到相识是一种缘分,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有缘,哪怕是隔着千山万水,冥冥之中也会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相逢,珍惜这种缘份,与作者那样携手相逢、相知、相惜、相存,共同走过漫漫人生,是多么难得的幸福啊!
柳新华先生以时代为背景,以时间为线索,一个人亲身经历为载体,以写实的手法所记述的人生、家人、社会和生活,既是个人人生的真实记录,也是社会发展的忠实写照,这正是这本书的成功之处。他读书时的《园丁之歌》《我要读书》《我与一所乡村中学的不解之缘》《正是男儿读书时》,让我们看到在艰苦的环境下,一位求知若渴、孜孜求学的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他在农村时的《在生产队的日子里》《难忘短暂的教学生涯》,让我们重返那个年代的农村生活,体会一位具有远大志向的青年顽强进取的骚动心绪;他在机关工作时的《机关的启蒙》《烟台工业腾飞的第一个台阶》《海上烟台风生潮起》《小楼昨夜又东风》《大烟台呼之欲出》,让我们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威力和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在大学工作的《桃红柳绿满园春》,让我们理解一所学校与时代的共命运、一个人与一所学校的新机遇。书中不仅记录了当时作者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为,而且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待,反映了一个人爱岗敬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当然,我所了解的柳新华先生,并不限于本书所记述的内容,我与他相识相知30余年,他工作扎实、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始终保持坚毅顽强、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令人钦佩。他从一名普通机关干部做起,成长为一位副厅级干部,身上没有令人厌恶的官气,以一颗平常心待人处事,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工作,并在工作之余,勤于笔耕,坚持写作,成为一位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干部。他每到一个岗位,都干一行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谨以他大半生都在从事的文字工作为例,这是党政机关最辛苦也是最不容易出成绩的工作,他不仅把本职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而且深入研究,成为这方面全国著名的专家,他出版的公文写作与处理专著就有近20部。本书收录了他的两篇文章《公文写作之我见》《公文写作与做人》,就是他在这方面的经验之谈,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他在接受烟台市委组织部门采访《让平凡人生绽放异彩》一文,文字虽然简短朴实,但却是他一生工作履历的缩影,更是他不断学习,超越自我的真实写照,读后让人敬佩有加,感慨万千。他走过的道路让我们相信,只要努力进取,在平凡的岗位照样能够干出辉煌事业、让人生绽放异彩。
此外,作者在《燕台散记》编辑过程中,还力求图文并茂,在书中配发了具有代表意义的个人不同时期的珍贵老照片,形象地再现了记述事件的场景和人物,图片和文字互相陪衬、相得益彰,使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形象,不仅表达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也表明了作者不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是一位有心人。书中选录了作者收藏的亲人照片、老师同学照片、同事和友人照片,有山水场景照片,有集体合影照片,有工作照片,也有会议照片,其中有些照片年代久远,保存不易,尤为珍贵,不仅记录了个人丰富经历,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巨大变化,既可以看到个人成长、成熟、成就的人生轨迹,也可以了解事件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因素。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对多数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都作了标注,具有极强的历史资料性,照片中许多人尚健在,他们都是本书记录事件的见证人,倘若有机缘看到此书,一定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但也有一些人物已经离世,有亲人、也有老师和朋友,这里不仅表达了作者独有的真情实感和感恩之心,也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纪念和哀思。
当下,撰写回忆录成为许多退休老同志的一件雅事,形式多样,不一而足,但以散记的形式写回忆录尚不多见。散记属于散文形式的一种,虽然属于零散片断的记录,但要写好散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作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柳新华先生退休后,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撰写了40篇文章刊发在当地报刊上,这些记事性散文运用作者自己独有的语言,讲述作者耳闻目睹的事实,大量运用“白描”的手法,以纯粹的事实价值打动人,虽有自娱自乐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对世人和后人的一份奉献,留下一份时代的缩影和人生的真实记录。作者将发表的40篇文稿结集为《燕台散记》,与之前出版的《燕台随笔》60篇成为姊妹篇,两书合计恰为100篇之数,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暮然回首,往事已成旧梦。人最可贵的品质在于:明知人生短暂,依然负志奋战。如果您有机会看到柳新华先生上述两本书的一百篇文章和配发的数十张照片,我相信您一定会对柳新华先生的人生点赞,从他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价值就在于不断地拼搏奋斗,在于同命运的不屈抗争,在于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的一句话:“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比柳新华先生年长几岁,虽不是同年生人,但毕业于同一座学校,同在烟台市政府一起共事过,又共同爱好散文写作,可以称得上是志同道合的莫逆之交和忘年之交。前几年,他的散文集《燕台随笔》问世,我曾为此书写过一篇跋语,并以《冬日里一束明亮的阳光》发表在2014年2月23日《烟台晚报》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好评,近日他的新作《燕台散记》完稿,送我一阅,便写了以上文字,谈一点我的观后感,一来供柳新华先生大作出版时使用,二来表达我的心愿,衷心祝贺这本有着历史厚度和文学光彩的散文集的问世,并祝愿柳新华先生在安度晚年的同时笔耕不辍,在散文写作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上午,市政协组织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等界别住市区的委员和提案委员会成员,围绕...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