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王海凤)5月1日,牟平区水道镇青虎山村村民张同秋在高陵殡仪馆完成眼角膜摘取,次日在举行完追悼会后,按照老人遗愿,遗体捐献给滨州医学院做研究使用。
早在去年11月27日,时年82岁的张同秋老人、81岁的老伴姜梦花老人在儿子张玉和、牟平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一起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成为牟平区首对签订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的夫妇,达成了多年来的夙愿。
张同秋老人是一名老党员,多年在村内担任治安主任职务,一生勤劳朴实、古道热肠。几年前在与儿子的聊天中知道了遗体器官捐献,便萌生了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他觉得捐献器官能救人,而捐遗体对医学事业也有帮助,即使死了也可以帮助别人、回报社会,死也变得更有价值了。
2017年5月,张同秋老人在外出时不慎摔倒导致昏迷,幸亏儿子张玉和及时将老人送往医院治疗。虽然性命保住了,但老人的身子骨大不如前,老人提起了之前想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儿子表示非常支持,主动与牟平区红十字会联系,咨询捐献相关事宜。牟平区红十字会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今年5月1日凌晨,张同秋老人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的老伴和儿子犹记老人的愿望,于是打起精神、战胜悲痛,当即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山东省眼科医院的医生在当天下午完成了角膜摘取,滨州医学院的工作人员也在次日举行完追悼会后将老人遗体带回做医学研究使用。“在很多年前父亲就有捐献遗体器官的意愿,他希望将自己的遗体器官无偿奉献给医疗科学事业,母亲也深受他的影响,于是去年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签署了捐献志愿书。”张同秋的儿子张玉和说道,“现在父亲终于实现了愿望,我未来也要和父亲一样捐献有用的器官、捐献遗体,有用的器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救更多的人,这样我们活得才更有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已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自愿加入到器官遗体捐献的行列,以这样的方式谢幕人生,让生命得到延续和升华。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邹春霞)记者从开发区管委获悉,日前,该区召开“烟台八角湾国际人才港”建设现场会,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科学谋划、高效推进“烟台八角湾国际人才港”建设,把握时间节点,倒排项目工期,提...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