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寻找百年绒绣的重启密码

来源:烟台晚报 2018-04-23 09:47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唐寿锐摄影报道

在聊起烟台非遗项目实体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振兴现状时,市非遗保护中心曲建鹏将话题瞄向了“烟台绒绣”。“烟台绒绣表现效果与西方的油画相差无几,是烟台工艺的一张黄金名片,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为一身,但是目前的市场状况与自身本应承受的价值似乎并不匹配。”在曲建鹏的介绍下,记者近日前往烟台市非遗保护单位的一家绒绣机构,了解烟台绒绣的前世今生。

烟台绒绣曾震惊英国皇室

走进黄务文化产业园,绒绣机构负责人黄涛带领记者走进了他机构下的绒绣工作室。在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许世光、董泰夫妇的简介。黄涛告诉记者,许世光夫妇与烟台绒绣有一段佳话,他们创作的《女王出巡图》可以说是烟台绒绣的“开门之作”。

1886年,烟台人许世光、董泰夫妇应一名传教士之邀,承诺为其绣制一件“刺绣作品”。当看到从英国运来的彩色绒线和《女王出巡图》的油画底稿时,许氏夫妇才意识到,这种陌生的织绣技艺与传统的刺绣手法大相径庭。经过多次尝试,二人在一种古老绣法的基础上,添加了方点针等工艺,耗时半年多,用绒线将《女王出巡图》绣在了网格布上。

当这幅绒绣版的《女王出巡图》送到英国皇宫,整个皇室为之震惊。整件作品的绣织技艺不同于英国的绒绣手法,但表现效果却与西方的油画相差无几。更难得的是,如此一件大型绒绣作品仅用了半年多就完成,而且绣工非常精湛,连当时擅长绒绣的玛丽王后都自叹不如。《女王出巡图》的绣织完成,标志着烟台绒绣技艺正式形成,它的创作者董泰也被誉为烟台绒绣的“开门第一针”。

绒绣产业工人曾多达20多万人

资料显示,1906年,英国传教士在烟台开设了“仁德洋行”,开展烟台绒绣的大宗出口加工业务,开始了烟台绒绣第一个黄金时期。当时整个烟台从事绒绣的工人高达20多万人,形成相当大的规模性集约化生产。

绒绣版《女王出巡图》问世之后,烟台绒绣经历了仁德洋行、许家花坊的鼎盛时代,之后因抗战爆发而逐渐没落。烟台解放之后,市政府设立绒绣厂,1964年绒绣厂更名为绣花社,就在单位改名的这一年,烟台绒绣的非遗传承人周志娟成为绣花社的一名学徒,她的老师是许世光的孙子许若愚。在绒绣大师传人的指导下,周志娟的绣技突飞猛进,但她并未安于现状,经过自身不断努力,周志娟以绒绣技艺为基础,结合现代美术明暗搭配原理,绣出了全厂首幅彩色的毛主席头像,开创了依据黑白底稿绣制彩色作品的工艺技巧。

由于业务能力出众,1977年,周志娟受命带领43名绣工着手绣制《祖国大地》绒绣作品,该作品的底稿,是著名艺术家袁运甫、黄永玉的同名画作。周志娟等人历时58天,所用色线数百种,最终完成了这幅重约350公斤的作品。如今,该作品仍悬挂于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绒绣版《祖国大地》的问世,令烟台绒绣声名远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又一个发展高潮。

最大制约是缺乏年轻传承人

烟台绒绣伴随烟台开埠百年,是一种根植于劳动人民深厚生活土壤的艺术表现形式,源于群众、反映生活、蕴含历史,是历史与文化融合的特色之作。工艺针法由原始的斜针,发展到现在的乱针、十字针、扒针、掺针、拉毛、铺针、打籽等60多种,毛线色彩多达2000余种,产品分30多个品种、1万多个型号。“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习俗的影响,烟台绒绣目前‘人亡艺绝\’的状况相当严峻。”黄涛表示,许多从事绒绣工作的精工人才,或年事已高或已故去,而烟台绒绣作为一种需要沉心潜入的传统手工技艺,能够耐得住寂寞、愿意深刻领悟并认真研究的年轻人少之又少。近二三十年来,传统加工企业经营不善,宣传力度不够,新生代对烟台绒绣缺乏基本的概念认知,无从接承。“作为一项传统工艺,传承的重要环节就是人。在目前烟台绒绣低迷的市场状态下,鲜有年轻人愿静下心来,研究技法,提高绣织水平。”

广开传承门路,呼吁建立绒绣博物馆

对于烟台绒绣的发展,作为一名80后,过去从事酒店营销的黄涛有深入思考。“首先,得让技艺传承下去,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断了线。”黄涛说,目前在他的作坊中,进行绒绣技艺的主力人群年龄较大:“我们经常聊起来,她们之所以坚持就是希望能够将烟台绒绣传承下去。”

为了扩大烟台绒绣的影响力,尤其是年轻人中的认知度,黄涛这些年没少费功夫,先后在市博物馆、市文化馆以及艺校、小学等场所开设非遗的传承课堂,他的这些做法,着实难能可贵。“得让孩子们知道,咱们烟台有这么好的工艺艺术,让孩子们有兴趣,我们的绒绣才能后继有人。”黄涛说,“继承人都没有,谈产业化发展是不现实的。”

目前,朝阳街的改造给黄涛提供了新思路。他曾到相关部门呼吁过,希望在朝阳街提质改造的时候,开设“烟台绒绣博物馆”:“像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北极星钟表博物馆一样,烟台绒绣也有自己的辉煌历史,既代表工业又代表艺术,也是烟台文化旅游产品的极佳载体。”黄涛说,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将烟台绒绣这张非遗文化的黄金名片重新“擦亮”,让烟台绒绣重新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福山开展明码标价专项检查 规范驾校培训收费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记者昨日获悉,为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服务收费行为,在组织全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学习机动车培训服务的政策法规基础上,福山区物价局启动了全区机动车培训服务...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寻找百年绒绣的重启密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