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逄苗通讯员王远征)时下,虚假开户情况和手段日益多样,防范愈加困难,加之一些消费者对身份信息缺乏保护意识,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不法分子的“工具”。工商银行福海路支行成功堵截一起虚假对公账户开户事件。日前,有两名市民带着营业执照及其他相关资料,来到工行烟台福山福海路支行要求开立对公结算账户。其中一位市民称自己是公司的代理记账人员,另一位是公司法人代表,由法人办理业务。该行开户柜员和运营副主任双人对开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后,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件均为原件,且身份证联网核查通过,身份证照片与法人本人相符,开户资料齐全。随后,该行柜员在系统录入信息过程中,需要法人签字及盖章。柜员注意到法人在签字时签的很慢,字迹潦草扭曲且有错别字,开户柜员发现可疑,于是慎重起见就客户营业执照相关信息,如经营场所、经营范围、业务开展情况等进行询问了解,但法人一直不说话,而是由另一位代账人员代为回答,且回答含糊其辞。见状,该行柜员立即通知运营副主任告知情况,运营副主任本着了解客户的原则,再次与法人沟通,但法人始终一言不发。最终,随行代账人员坦诚该法人只是老板找来帮忙注册公司和银行开户的,与该公司毫无关联。工商银行福海路支行本着为客户负责的态度,按照该行规定,拒绝了客户的开户要求。银行开户环节是账户、结算风险的源头。目前,对公伪冒证件开户在烟台市占风险案件的较大比例,提交的身份证件一般通过非法买卖、偷盗、拾遗等方式取得。那么,如何识别虚假对公账户呢?“若仅从营业执照等资料来审查,很难判断是否属于虚假开户,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遵循‘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尽职审查\’三原则,了解真实背景、开户目的,及时发现异常,防范虚假开户风险。”工商银行福海路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日常工作中,无论原持有人是否补办,该身份证仍具有磁性。银行工作人员可通过鉴别仪读取信息,但证件照片大多与联网核查反馈的照片不一致。为有效规避账户风险,银行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账户开户审核流程,将各项核实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把好账户第一关。对网点对公开户人员加强制度和业务培训,掌握业务流程及风险点。针对当前虚假开户手段多样化的情形,还应注意通过案例学习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及业务风险把控能力。
此外,还应严格遵守和执行对公开户相关制度。在开户受理、资料审查和尽职调查等环节,银行工作人员都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提高警惕,从多方面、多渠道加强客户识别,调查核实客户真实背景和真实开户目的。加强公众宣传教育,避免公众沦为不法分子犯罪的“工具”。银行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折页、举办金融法规知识讲座和网点LED屏滚动播放等方式,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市民参与积极性,与银行一起成为经济金融秩序的维护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赵玮YMG记者钟嘉琳)昨日记者获悉,芝罘区卧龙园区启动开展“两个一”法律服务活动,将通过每周二邀请法律顾问开展一次线下咨询、每天组织1名工作专干开展24小时线上服务的方式,为群...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