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时分,巴本旭从外面遛弯刚回来,老伴赶忙迎上前去招呼着他,“快来看,这一上午下了两窝小兔!”巴本旭一听可乐坏了。他家里养的这种兔子叫做彩绒长毛兔,养好了一斤兔毛就能卖到200元。想想十多年前,一家人连饭都吃不饱,这几年得益于扶贫办和残联扶贫措施,靠养兔赚钱,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巴本旭心里甭提有多美。
这几年日子过得挺好,可要是说起十多年前,巴本旭一个劲儿摇头,“不敢回忆,那个时候,我和我对象挣的那点钱,根本吃不饱。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十多年前,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家里怎么能这么贫困?原来,巴本旭是一位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走路的时候腰都直不起来,就算拄着拐杖,也只能慢慢地一步一步往前挪,谁看到他都忍不住想上前去搀一把。可巴本旭是个不服输的人,自己总算还能动,不能躺在床上等别人来可怜自己。卖菜、卖水果,到工厂打工……能干的活儿基本上干遍了,总算是把艰难的日子熬过去了。
巴本旭家住福山区门楼镇崇义村。这么些年来,拖着残疾的身体想尽办法赚钱养家,村民们看在眼里,有关部门也看在眼里。2008年的一天,福山区残联的工作人员找到巴本旭,告诉他,区里要采取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残联有一个“养殖獭兔”的产业扶贫计划,免费给贫困户提供獭兔用来养殖,残联在卫生防疫、养殖技术等方面给予无偿的指导,将来销售兔皮、兔肉的收入全部归贫困户所有。
这无异于一场“及时雨”。在当时,“养獭兔好赚钱”人尽皆知。养殖这种兔,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而且简单易学,獭兔的兔皮值钱,收的人非常多,兔肉也能吃,既卖兔皮又卖兔肉,这就是两份钱。虽说刚开始起步的时候肯定难,但只要措施得当,保证小兔的成活率,过几年,来钱可是非常快。
从福山区残联免费领来了“一公四母”5只獭兔,巴本旭从当天就开始忙了,每天没别的事,就是研究怎么把兔子养好。天天守在兔子窝里,开始虽然不懂,慢慢地真就成了半个专家。小兔子特别容易生病,病了就得打针、吃药,花钱不说,对发育也有影响,卖不上价了。怎么办?巴本旭肯钻研,研究了快一年,终于弄清楚了给獭兔吃什么才会减少生病。到了最近这几年,家里的獭兔再也不用打针了,兔子数量也从开始的5只,增长到300多只,家里全是兔笼子,连下脚的地方都快没了。养獭兔这几年,巴本旭家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最好的那两年,光养獭兔就赚了一万多块钱。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市场行情说变就变,不知何时起,国内獭兔行情持续走低,獭兔的收购价跌了一半还要多。怎么办?再养下去,搞不好就赔了,刚摘下去的贫困的帽子,可能要再戴回去。关键时刻,福山区扶贫办和残联给巴本旭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现在长毛兔很吃香,只要能养好,比养獭兔更划算!在扶贫办和残联的帮助下,巴本旭于今年春节后正式把家里的獭兔全部更换成了长毛兔。“这不刚刚才下来两窝小兔嘛,今年是不用指望挣钱了,但是明年,我家里的长毛兔数量可以增加到50只以上。一斤兔毛能卖200元,只要规模上去了,前景很乐观。”对于未来,巴本旭非常有信心。
在烟台,像巴本旭这样受益于***的人还有很多。市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几年来,烟台市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效果显著。以2016年为例,烟台市扎实推进品牌农业等扶贫项目,总投资1.24亿元,省、市重点村实施产业项目339个,带动扶持贫困人口8566人。同时,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协同推进;“双联双促”、“百企帮百村”、“爱心捐助”等活动全面开展,收到实效。省定重点贫困村完成摘帽69个,净脱贫人口34790人,龙口、福山、长岛全部脱贫。今年,烟台市将全力确保10410人贫困人口脱贫,208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摘帽,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YMG记者徐睿通讯员李世波曲雯冰
新闻推荐
16日,福山区张格庄镇楼子口村草莓种植户韩凤祥在温室大棚内管理“立体草莓”。福山区张格庄镇楼子口村草莓种植户韩凤祥,3年前将传统的草莓栽培模式变为大棚立体栽培模式,有效节省了土地资源,产量为...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