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信委主任刘福生烟台是一座因工而强的城市,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其中制造业占据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近年来,面对新常态,我们牢固树立“实业兴市、产业立市、工业强市”理念,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对冲和平衡能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并重、扩张存量与引进增量并重、传统转型与新兴培育并重、培强做大骨干企业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并重、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大力推动企业供给侧改革释放活力。五年间,烟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29.1%和20.4%,在全省的位次也由双第2前进到双第1。2017年,烟台以地级市第一名的成绩被国务院表彰为“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
坚持项目建设是主要抓手。工业发展的关键在项目。项目建设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引擎。通过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将投资重点集中到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优化投资结构,烟台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五年技改投入突破千亿大关的城市。不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建立项目调度及服务长效机制,全力做好保障企业生产要素供应的“加法”,以及减轻企业负担的“减法”,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成为烟台工业的重要增长点。
坚持融合发展是重要途径。转型升级的过程实质上是产业不断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过程。近年来,我们积极引导企业推动信息技术在全领域的应用,提高烟台智造的竞争力;推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注重服务要素对产业链的嵌入和提升,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顺应“互联网+”趋势,培养了一批“互联网+产业”标杆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企业两化融合达到初、中、高级应用水平的分别占23%、69%、8%;重点企业设备信息化应用率达到38.6%,关键生产环节应用信息化装备率达到70%以上。
坚持技术创新是重要驱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鼓励支持企业创建、升级企业创新平台,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机构,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组织实施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关联效应大、支撑产业升级作用显著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产学研联合,北科大烟台研究院、中德工业设计中心、山东省产学研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对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新型创新平台相继落户烟台市。
建设制造业强市是未来目标。为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作出更大贡献,更好地推动烟台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9月25日,全市召开了建设制造业强市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意见》,提出按照“对标国际、争先全国、辐射区域”的要求,奋力打造以行业竞争力强、创新能力强、融合发展能力强、持续发展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强、综合实力强“六强”为标志的制造业强市。下步我们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坚守安全、环保两条红线,通过创新驱动、产业拉动、龙头带动、品牌促动、融合互动、开放推动“六个着力”,加快推动烟台由制造向智造、由大市向强市迈进。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禛祎)近日,芝罘区诗歌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东山宾馆隆重举行,芝罘区及其他市区众多诗人、作家和诗歌爱好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听取《烟台市芝罘区诗歌学会筹备工作报告...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