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市知识产权局的一组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烟台市有效发明专利量由2259件增加到5196件,居全省第三位,增长了12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了一番多,达到7.41件。全市共实现专利质押融资金额12.17亿元,今年前8个月完成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28笔,质押贷款总额4.17亿元,比去年全年质押总金额增长近40%。全市通过贯标认证企业95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有效发明专利量增至5196件截至2017年7月份,烟台市有效发明专利量由2259件增加到5196件,居全省第三位,增长了12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了一番多,达到7.41件。
正是有效专利拥有量的迅速增长,造就了烟台市一大批优秀企业。以万华为例,其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有效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效益也因此大幅提升。2014年12月26日,万华烟台工业园年产60万吨MDI一体化装置全线一次投产成功。由此,万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五代大规模MDI制造技术实现产业化,以204万吨总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MDI供应商。
十八大以来,烟台市高价值专利不断涌现,共有1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金奖”、19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016年,烟台万华、万润和登海种业3家企业的专利布局项目成功入围首批山东省重点产业领域核心知识产权项目库,分别获得100万元资助支持,项目占全省的1/5。贯标认证企业数量全省第一随着烟企境外投资日趋频繁,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往往成为竞争中的“软肋”。尽管企业通过专利申请等方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但对于那些知识产权数量较多的大型企业,却未能通过有效的管理将知识产权物尽其用。而目前最有效的整合知识产权的方式就是“贯标”。
海德专汽是烟台市第三批知识产权贯标培育企业。在一次企业投标会上,招标方就询问是否海德通过贯标认证。贯标认证成为投标的加分项,这让企业触动很大,回来后,海德加紧推进贯标工作,最终以较快的进度通过认证。“很多贯标企业反馈说,以前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就是申请专利,是一个‘点\’的概念,通过贯标认识到知识产权实际上是个三维立体的概念,特别是以前在人事、采购、生产和销售合同里都没有意识到要有知识产权条款,开展贯标后,弥补了以前的风险漏洞,企业非常受益。”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王新涛说。
烟台市积极开展优势企业培育工作,出台《烟台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暂行办法》,每年遴选10家给予资助。2013年以来,共培育4批次105家优势企业,其中,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3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7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9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通过贯标认证企业95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查处假冒专利1256起十八大以来,烟台市开展联合执法20余次,行政受理专利侵权纠纷122起,查处假冒专利1256起,年均增长20%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中国(烟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获批,成为山东省首家、全国第二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烟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现代食品行业为基础,围绕烟台市产业发展需求,建立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绿色通道”。凡是在中心备案的企业或者个人通过中心办理的专利申请,发明专利授权周期将由原来的平均周期22个月降为3-6个月,实用新型授权周期将由原来的7-8个月降到1个月,外观专利授权周期将缩短到5-7个工作日。YMG记者李仁通讯员立宏明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于岩任萍摄影报道)近日,环海路社区志愿者携手烟台四中高一九班的学子们来到幸福街道宏发养老院开展“社工筑情—爱心助老活动”,陪老人们提前欢度重阳佳节。为弘...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