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7+N”产业集群构筑制造业强市“龙骨”, ———解读《关于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意见(试行)》

来源:烟台日报 2017-10-16 08:47   https://www.yybnet.net/

工业强,则烟台强。

日前,烟台市印发的《关于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意见(试行)》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坚守安全、环保两条红线,通过创新驱动、产业拉动、龙头带动、品牌促动、融合互动、开放推动,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力争培育4个3000亿级支柱产业创新驱动,是实施制造业强市的关键。

完善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放大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平台效应,建立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产业园,建设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政产学研用”,建设10个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升级创新载体;支持企业为主导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导制造业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培育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

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争创国家、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园、研究院、检验评测中心等平台建设,支持多关节机器人、康复医疗系统、智能感知等技术和产品研发生产。

推进集约节约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大力实施重大节能工程,深入推进“工业绿动力”计划,推动传统基础制造工艺向绿色化、节约化发展;引导企业创建国家和省绿色制造、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推进国家级、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业态。

打造工业设计之都。推进中德工业设计合作,加快标准创新实验室、国际大师工作室、设计开放大学等建设;支持企业单独组建或与高校、科研机构、专业设计单位共建工业设计中心,开展中外工业设计合作,建设国际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之都。

实施产业拉动方面,烟台市将集中打造“7+N”产业集群。做好以“延链、补链、强链、育链”为内涵的“铸链”文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破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力争到2020年,培育4个3000亿、2个2000亿和1个1000亿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支持集成电路项目发展和本土电子信息产品品牌建设,力争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0亿元。食品加工制造业,以标准化、安全化、品牌化、追溯化为导向,打造国际知名的优质食品加工供给基地,叫响“安全食品烟台造”品牌,力争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0亿元。有色及贵金属加工制造业,扩大金盐、银盐、金丝、银丝等工业用金产品生产能力,攻克纳米催化剂产业化技术,实现黄金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型。重点扶持高端铝材向飞机制造和高速轨道交通领域拓展,打造国际领先的贵金属生产基地、重要的新型铝材深加工基地,力争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0亿元。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依托国家支持的乙烯裂解项目,重点培育烯烃下游化工产品,打造国内重要的高端化工制品产业基地。加大MDI、TDI、特种胺、ADI、TPU等多元化产品在建筑、汽车、电子设备、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等领域的开发应用力度,打造国际化新型化学材料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0亿元。装备制造业,在海工船舶、核电、航空航天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创新和产业化重大项目,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建设高端海工装备基地、核电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力争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汽车制造业,支持传统汽车向高端、节能方向迈进;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争创自主品牌,力争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医药健康产业,开发新型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新型免疫治疗、生物类似药、生物医学材料等新型产品,实现重大疾病防治和临床急需药物的原始创新,打造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与此同时,跟踪趋势、立足优势,谋划布局N个前沿性产业。在重点推进“7+N”产业发展的同时,全面加快制造业细分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50户龙头带动型企业根据意见要求,烟台市将实施龙头带动,培强做大骨干企业。重点培育50户龙头带动型企业,推动全面提升生产、销售、服务、人才和管理水平,加快国际化步伐;重点培育50户创新引领型企业,发挥好以“四新”促“四化”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发展新动能。

提升发展单项冠军。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争创更多国家和省级单项冠军。争取到2020年,培育烟台市积极打造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2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产品)50家以上。

品牌促动方面,烟台市将打造企业和企业家品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企业家主角作用,鼓励企业创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增强持续发展软实力,打造更多的常青企业、百年企业;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造就一批代表城市形象的知名企业家和制造业强市代言人。

壮大产品和地域品牌群体。推动个体品牌向群体品牌、企业品牌向城市品牌提升,扩大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国金都、中国绿色食品城等品牌影响力,争创钟表名城等地域品牌。开展消费品“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弘扬工匠精神,强化质量管理,参与标准制定,鼓励企业争创国家质量标杆企业、质量奖以及国内知名品牌、商标。

引进名校名院名所。支持整建制引进国内外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机构,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鼓励校企融合、校企共建,设立相关专业、推广订单式培养。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行设计借“云”、生产添“智”、产品加“芯”、管理到“端”、服务融“产”、质量追“溯”等新模式,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设计、自动化制造、信息化管理、网络化经营,每年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项目。

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支持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展网络化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扶持壮大重点物流企业,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业载体。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延伸产业链条、集聚产业集群,策划包装先进制造业项目,面向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集中宣传推介。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烟台市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本土企业在境外设立公司,并购或参股先进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国际化经营与合作。

提升园区承载水平。鼓励新上项目向经济园区集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规划建设专业化园区,推动产业由“分散无序”向“集中有序”布局。加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产业园区建设,创建更多国家和省级产业示范基地。国际领先高端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建设制造业强市,烟台市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对上级支持政策给予配套。对制造业领域国家和省支持、产业导向明确的项目,按照国家支持资金额度1:1、省支持资金额度1:0.5,由市县两级财政按照4:6比例配套。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方向和烟台市产业结构调整支持方向且生产性设备投入500万元(含)以上的新上或技术改造单个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5%、最高1000万元补助。对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及其他领域高端项目,按照投入的10%、最高1000万元补助。支持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和基地建设。对列入国家战略层面、重要领域的中外合作项目,投资营建的国家级技术研发机构和产业示范基地,连续5年、每年给予4000万元至5000万元支持;对引进建

设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国

内高端研究机构和产业化基地,连续5年、每年给予1500万元支持;对引进建设支撑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国内首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研究机构,给予50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省级唯一产学研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给予10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通过“政产学研用”建设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一次性补助。

对创新成果给予奖励。对省和国家认定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分别给予20万元、150万元奖励。对经省和国家认定的首台(套)装备,按照设备销售价格的50%,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给予100万、50万元奖励。

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对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核电装备、汽车整车、高端化工、医药健康等领域,引进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拉动作用的高端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组建专门班子,在立项、规划、土地、环评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给予特殊支持。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双50”企业,集成政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重点支持。对首次入选“山东省100强”“中国500强”“世界500强”的制造业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300万元、10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电子信息行业优秀企业、国家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200万元奖励。对列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培育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奖励,其中已享受政策的培育企业再次认定为“示范企业”的,给予50万元奖励。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被认定为工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

支持品牌建设。每年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在央视等高端媒体开展“好品山东?烟台智造”等城市工业品牌宣传活动。对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三品”战略试点示范企业、工业精品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获得省长质量奖、中国质量奖的组织,分别给予100万元、300万元奖励;对获得省、国家“质量标杆”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300万元奖励。

支持绿色发展。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循环)经济示范的园区、企业、工厂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得省级示范的园区、企业、工厂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实施的重大节能工程,投入运行后节能量达到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按300元/吨给予奖励。

支持融合发展。对采用智慧新模式的企业,经相关机构评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上云。对社会投资建设的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对国家认定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强化融资保障。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引导基金,其中,市县两级财政出资10亿元。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采取市县两级财政和金融机构、骨干企业共同出资的方式,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信贷周转金,为中小企业还贷续贷提供过桥服务。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发展。

提供要素支撑。全市每年新增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工业,对省确定的优先发展、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鼓励低效利用土地再开发,允许工业用地按规定提高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允许工业标准厂房分割转让,办理不动产证书。落实电力市场改革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关于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意见(试行)》还提出要支持企业家队伍建设。尊重理解、关心爱护企业家,提高企业家的政治荣誉和社会地位,让企业家有尊严、受尊重。增加企业家在劳动模范中所占比例。对有特殊贡献的企业家,在医疗、住房保障等实行一事一议、给予照顾支持。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企业家国内外高端培训。文/YMG记者高少帅摄影/YMG记者唐克

新闻推荐

“仙境海岸魅力烟台”2017全国知名作家学者采风行活动成功举办

本报讯14日,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委外宣办主办,胶东在线承办的“仙境海岸魅力烟台”2017全国知名作家学者采风行活动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知名作家学者,在历时3天的时间里,将自己在烟台的亲身...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7+N”产业集群构筑制造业强市“龙骨”, ———解读《关于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意见(试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