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李岩)在前不久闭幕的烟台市第九届运动会上,我区代表团以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名(共获661枚,超第二名291枚)、团体总分第一名(总分7375分,超第二名2604分)、竞技体育贡献奖第一名、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四项大奖的优异成绩,成为本次九运会最大赢家,取得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芝罘区体育事业紧紧围绕建设烟台“首善之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两大战略,全区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推进、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芝罘区竞技体育工作朝着“创建省级一流县区级体校”这一目标,从队伍建设、运动科研、高精尖人才输送方面真抓实干,我区运动健儿忘我训练、拼搏争先,全体教练员更是放弃节假日全身心投入训练教学,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释放强大精神动力,凝心聚力、争创一流的精神才铸造了本届烟台市九运会令人瞩目的“芝罘品牌”。
竞技人才在市九运会舞台大放异彩更是离不开后方坚实的训练条件和基础。为促进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区先后投入400余万元,用于体校专业器材购置、校舍场馆改造、教学设备升级。从去年开始,每年拨付近300万元,用于提高区竞技体育学校学生、教练员伙食及服装标准。此外,今年对芝罘体校老校区东场地进行改造,新建篮球场地2块、排球场地2块、沙滩排球场地2块,进一步增加竞技训练户外专用场地数量。一流的教学队伍、良好的训练环境,保障了我区竞技体育实力持续增强,排球、足球、体操项目连续四届省运会夺得金牌,芝罘区在历届省运会、市运会金牌榜均列各县市区首位,先后为国家输送了张兆旭、徐晶等上千名优秀体育人才,为清华、北大等全国重点高校输送高水平体育人才400余人,成材率高达90%,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体操、足球、排球项目被认定为“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基地”。在9月8日结束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上,烟台籍运动员共取得12枚金牌,15枚银牌,17枚铜牌,其中芝罘区输送的运动健儿表现出色,共夺得3金6银7铜的好成绩。竞技体育做强,群众体育做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齐头并进,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是我区体育惠民工作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将体育工作作为重点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继出台《芝罘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等多个文件,全区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烟台市评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先进县市区。
今年,我区着重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体育产业发展途径,并立足“山海岛城”资源,重点打造区域化全民健身特色板块,本年度先后举办全国乒乓球等级赛(山东赛区)、烟台首届全民健身传统武术公开赛、全民健身日健身成果展演等区级及以上大型赛事活动近30场次,全区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200余项次,为2000余名群众进行免费体质检测。为22个社区投放健身器材313件,投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处,全方位绘就“健康芝罘”发展蓝图、全要素激活“活力芝罘”发展动能、全周期保障“首善芝罘”民生福祉。
二十四届省运会将于明年举办,在这个更高的竞技平台上,我区将代表烟台市参加足球、排球、沙滩排球、体操、艺术体操、蹦床等项目的角逐,将全力以赴备战,争取在省运会上再接再厉,续写辉煌。芝罘区将以建设首善芝罘、健康芝罘、活力芝罘为目标,主动对标找差距,积极对表抓落实,自我加压创佳绩,全力以赴推动我区体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
新闻推荐
在昨天举行的全市“喜迎十九大”讲烟台故事暨第二届中老年朗诵艺术大赛总决赛上,区文化馆朗诵团荣获三等奖。“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知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