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璜顶医院心内科主任张传焕为七旬老人成功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不同于传统外科手术的微创手术,不需开胸及体外循环,通过血管介入手段,将一枚支架主动脉瓣通过血管径路送至病变主动脉瓣位置。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成功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水平领先国内,赢得患者点赞!人性化制定患者手术方案昨天上午,在毓璜顶医院心内科病房,李女士手里拿着一面鲜红的锦旗,感激的交到主任张传焕手中。半个月前,李女士因“发作性胸痛、胸闷、气短”先后多次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患者诊断有冠心病,并植入支架治疗,同时患有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血脂、肺功能障碍等多种慢性病。李女士的女儿介绍,2015年5月,母亲在毓璜顶医院做心脏超声检查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后经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今年8月患者再次出现胸闷、气短,并伴有后背部不适、左肩部疼痛,有时伴有大汗、憋醒,腿脚肿胀。再次入住毓璜顶医院,诊断为“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冠心病。该院心内科主任张传焕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患者因心脏瓣膜疾病及其并发疾病多次住院治疗,已经对生命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但是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通过常规的药物治疗已经不能改善患者症状,需要更加积极有效的治疗。目前最普遍和有效的方案是心外科更换瓣膜手术,但这个手术需要开胸手术,大动干戈,患者现在的身体条件不符合,耐受不了这么大手术的打击。权衡利弊后,主任张传焕确定了这个患者最合适的方案,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2小时,手术顺利完成确定患者治疗方案后,主任张传焕就开始着手协调组织各科室技术骨干,组成了TAVI项目团队,心内科联合超声科、麻醉科、影像科、心外科等相关科室,启动了TAVI项目。手术于9月22日上午08:50进行,历时2小时,成功经股动脉植入人工主动脉瓣膜。患者术后胸闷、憋气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张传焕介绍,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瓣膜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和钙化,瓣叶融合,导致瓣口狭窄。患者早期可无症状,重度狭窄的患者大多有倦怠、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眩晕或晕厥等表现,甚至猝死。中度以上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均应考虑手术置换人工主动脉瓣膜,非手术治疗自然预后较差。微创手术,不同于传统外科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外科手术的微创手术。不需开胸及体外循环,通过外周血管介入手段,将一枚支架主动脉瓣膜通过血管径路送至病变主动脉瓣位置。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该技术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手术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作为继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药物治疗后的第三种模式,因其运用心脏导管微创技术,无需开胸,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特点,针对那些目前常规治疗手段不能延长其生命或缓解其痛苦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并取得更好的结果。YMG记者百惠通讯员马瑾摄影报道张传焕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烟台毓璜顶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兼烟台市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分会、心血管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分会委员,山东省心血管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烟台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三十余年,有扎实的内科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主编专著2部,参编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记者从“老博会”组委会获悉,今年10月27-30日“老年节”(农历九月初九)期间,烟台市将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2017中国(烟台)国际养老服务业暨老龄产业博览会”(简称“老博会”),同期举办“...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