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烟台 > 正文

母亲的祭奠

来源:烟台日报 2016-12-1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心灵微品□侯严峰又见清明。

像往年一样,早在个把月前,家里人就开始商量到桃村英灵山为父亲扫墓的事情。父亲去世已经6年了,每到清明,母亲就会叨叨着身边的子女备些祭奠用品,定下扫墓的日子,也叨叨着远在外地的我们,“该回来了!”

记得有一年烟台经历“倒春寒”,三月底了,天气还不见转暖,纷纷扬扬的大雪一阵紧似一阵。我们劝年近九旬的母亲,“天冷路滑,就不要跟我们去了。”可母亲不肯,说是又一年啦,要去看看“老头”,说道说道。

每次来到父亲的墓前,母亲就会在一旁的石阶上坐下,一边看着我们摆祭品、燃香烛、肃立默哀,一边默默自语,与“老头”聊着心里话。聊的那些琐碎家常事,无非是子女们个个孝顺,孙辈们都有出息,第四代小家伙们有的读了小学,有的进了幼儿园,让“老头”放心;我们跟父亲告别了,母亲还一个人在那里自说自话,久久不舍离去。

从父亲去世那年起,家里的书房就成了母亲寄托思念的场所:一张不大的写字台正中,摆放着父亲的遗像;旁边放着父亲多年前出版的《老学轩诗集》,父亲用过的红瓷茶杯;一束素雅的绿叶衬着白花,笔架上面还像以往那样悬挂着几支毛笔;就连父亲抄写工整的几张乐谱,一把老旧的二胡,也都照例挂在墙壁上……书房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每逢新年,母亲都会记得把写字台上的台历换成新的。

平日里,母亲很注意节约水电。可是,自从父亲离开了我们这个家,每天只要到了“掌灯”时分,母亲总会先把书房的那盏灯打开,让灯光照亮书房的每个角落,直到就寝时方才熄灭。父亲晚年时腰腿不好,很少坐沙发。于是,客厅茶几的一边,就摆放了一把高腿宽背的座椅,成为父亲的“专用座椅”。这几年,客厅里的家具没有置换,那把座椅的位置也一直没有挪动。

六十年相濡以沫,父母的生活习惯也大致相同。每天一早起床,泡上一壶花茶,慢慢地啜饮着,再打开电视,收看央视综合频道的东方时空和中文国际频道的海峡两岸节目,从不间断。老两口经常边看边议论,偶尔有些观点相左,还会引发“争论”,俨然两位“台湾问题专家”。父亲不在了,母亲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政治的习惯还一直延续着。

母亲毕竟年龄大了,下不了厨房,也干不了家务活。许多年前,我们作子女的就劝她请位保姆,哪怕“钟点工”也好,帮她打理一下家里日常的七七八八,但母亲一直不应允。我猜想,不想改变父亲在世时的一切,也许是老人家纠结于心的一件事。还好,姐姐们的循循善诱终于说服了母亲,去年夏天,母亲接纳了临街一位半日制的家政服务员,但父亲生前的物件,包括我们在内,都是不能随便“染指”的。

母亲早年投身革命,虽然出身农家,但并不拘泥传统,尤其是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所谓“礼数”。只是,父亲去世后,每年农历除夕夜,母亲必定在书房的写字台上摆上一些果品,在香炉里点上几柱檀香;过年饺子一出锅,就吩咐我们用崭新的花瓷碗盛上三只,再放上一双红色的筷子,恭恭敬敬地端上写字台,供奉在父亲遗像前;父亲的生前好友或同事来拜年,母亲也会主动引导他们来到书房焚香行礼。也许,这些极简的“家祭”形式,更能表达母亲“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复杂心绪。

有时候,我从南方回到烟台,赶上换季,又没带换季的衣服,母亲就会从卧室的橱柜里拿出一件父亲的衣服,“喏,穿上吧。”还特意缀上一句:“新的,没穿几次。”我猜想,母亲心细,怕是担心我会有“忌讳”的想法。其实完全多余:这可是自己亲生父亲的衣物哦!不过,父亲去世已多年,母亲还把父亲的衣物保管得这么熨帖,则一定是睹物思人,留下对父亲的“念想”。

离休后,父亲别无所好,闲暇时读读书、写写字、拉拉琴,再就是为健在或故去的友人写作回忆文章。至今,书房的那个书橱里,还整整齐齐码放着父亲生前的藏书,写字台的抽屉里,还收藏着父亲的文章手稿。有一次,为了写一篇回忆父亲的散文,我询问母亲,能不能找到父亲留下的那些文章。没想到,母亲拿来钥匙,打开写字台的抽屉,取出一沓父亲的手稿和发表的文章。我看过之后,母亲又小心翼翼地把这些资料锁进了抽屉。

从战争年代走来,又经历了和平建设、社会动荡和改革开放年代,父亲和母亲一路相携,不离不弃。父亲年轻时患过肺疾,人到中年患过胃疾,步入老年又因心血管疾病搭了支架。不论罹患什么疾病,也不论当时的条件怎样,母亲总是陪伴在父亲身旁,为父亲恢复健康尽心尽力。物质匮乏的年代,鸡蛋凭票供应,每天早上的一只煎鸡蛋是给父亲的;后来生活条件好些了,冬季发点儿海参,也是给父亲补身体,劝母亲一起吃,她的一番说辞勉强得站不住脚:“谁稀罕那个,一点儿味道都没有。”常年的操劳,使得母亲过早显老,还是三十几岁的年纪,就被一些同事朋友唤作“老婆儿”,可母亲并不在意。

这个世间,亲情总是让生活充溢着平常却又恒久的温暖。我懂得,在横流的物欲面前,许多信誓旦旦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只有母亲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对家人平安的祈盼是无私、不求回报的。又见清明。母亲,今天您给父亲捎来了多少话语?

新闻推荐

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合作共赢

烟台市代表团赴日本韩国新加坡开展经贸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本报讯为深入推动与日韩等国的产业合作,在更高水平上深化城市对外...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我与自行车2016-12-16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母亲的祭奠)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