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禛祎通讯员苑如波摄影报道
走进烟台十三中的校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正对学校大门的是书本形状的石刻“自强不息”,厚重的石雕,发聩的警句,激励着每一位踏入校园的师生砥砺前行;教学楼的外墙,以“德”和“学”为主题,以汉简的形式,收录了传统文化中相关的经典语录;校园连廊以欧阳修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为总领,用中国特色的结绳法,悬挂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等匾额……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让整个校园都有了灵魂。
近年来,烟台十三中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当中,将“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标准,开展艺术节、传统文化节、体育节、阳光大课间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营造有文化底蕴的校园,通过打造“先学后教,师友互助,当堂反馈”的和谐高效思维发展型活力新课堂,让教师和学生获得成长的正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充满自信、成就梦想。
牢记“八礼”时刻以礼待人
“餐饮之礼、行走之礼、仪表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仪式之礼、课堂之礼、游览之礼。”在烟台十三中的教学楼入口处,墙壁上印制的“八礼”明亮醒目,不禁引人驻足。“八礼”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礼仪规范都纳入其中,给学生以“礼”的标准,引导学生时刻注意以礼待人。“礼,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都犹如一棵树的树干,没有它就立不起来,因此要继承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重视并科学遴选适合学生沟通交流的传统文化素材,因此,我们选取了八礼。”康知祥校长向记者介绍道,礼仪是潜移默化的,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不仅让孩子在校期间重视礼仪,更要在生活中时刻遵守礼仪。比如八礼中就对待人、言谈、游览等都有礼仪标准,并以此引导学生自觉遵守。
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每天放晚学时,学生们都会整齐地排好队伍,与老师们面对面鞠躬道别。“学生们的一声‘老师辛苦了\’,老师的鞠躬回礼,目送学生走出校园……这对于孩子和老师来说太不一样了!现在,我们的放学鞠躬礼已经形成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接孩子们的家长也对此赞赏不已。”康知祥校长告诉记者,就连平时上课时学生和老师们的互相问好,在十三中也已经被班训所取代。“我们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训,是孩子们从古语中选出来的,每堂课前,孩子们都会大声背诵一遍,渐渐的,无形中就会受到影响。”
德育与课堂教学合二为一
在教学中,十三中也注重德育与课堂教学合二为一,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德育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有机融合,辅以环境熏陶和制度保障,形成独具特色的德育课程育人品牌。
“要想撬动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一个重要支点就是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丰富资源。”据康知祥介绍,自2014年,学校就组织骨干教师挖掘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作为学校德育目标,利用三年多的时间,组织学校课程研发团队精心编写了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为一体的校本教材《初中生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作为学生奉读经典、修身立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材以校园文化的主题“仁、义、礼、智、信、恭、俭、让”作为全书八个单元的主题。每个单元开篇设置了“字义阐释”“内涵解读”“相关词语”三个条目,对单元主题进行解读;每个单元又分为三节内容,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别阐释每个主题在经典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意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传统文化课在初一至初三级部开设,每周一节,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由国学底蕴深厚的三位语文教师承担,保证了对经典解读的专业性。
在班级文化上,学校以“仁”、“和”为核心,倡导各班级创建“仁和家园”,将传统文化与班级日常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每个班级大家庭都确定自己的“家庭名称”,立“家规”,定“家庭宣言”、“家庭目标”、“家风”、“家训”等。每天家庭成员到校后都要签字,并要大声诵读一遍家规、家风、家训等。“班级家文化”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在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
发挥《孝行评价手册》作用建立“家校湿地”
在康知祥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一摞《孝行评价手册》,这是对学生在家中表现的一个回馈,也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提出的切实可行的孝行要求,其中包括优秀、良好、合格、差等四个等级。评价内容以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为主,比如主动帮家长做家务;外出、进门时要和父母打招呼;关心父母的健康状况;主动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坚持诚实守信、帮助他人等。每天学生对照评价要求逐条落实,能做到的就在相应栏目里划√。每周末,学生根据本周自己的表现,对自己进行评价,写出评价意见;家长根据学生的表现,也对孩子进行评价,写出评价意见;班主任则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一周的孝行作出最终评价,写出评价理由。学期末,根据《孝行评价手册》中的记录,对学生一学期的孝行做出评价,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里。《孝行评价手册》的实行,把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了家庭,拓展了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空间,巩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我们的校报上,还有一个家校湿地版块,专门用于记录家长和学生的变化,每半个月一更新,有很多家长感触很深,学校也收到了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长篇感言,分享在家校湿地上,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交流学习。”康知祥介绍,学校初一四班的班主任徐晓丽还带领孩子们每天晚上播报“传统文化讲堂”,学生们自己挑选感兴趣的讲演方向,自己收集材料、预习、背诵,最后以讲堂的形式用视频在微信群里呈现,经过一学期的播报,学生们已经争先恐后地参与到讲堂活动中,家长们也与学生一起,参与整个班级的同学关系、家校关系得到很大提升,学生也拓宽知识面,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外,学校开设了礼仪、剪纸、面塑、陶艺、书法等10多个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社团和校本课程,让学生多维度的感受传统文化的底蕴,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闻推荐
来啦,来啦!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盛宴下周就要拉开帷幕了,足球必定是这个夏天最热的主题。而世界杯也为彩友朋友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拳脚的机会,在欣赏精彩比赛的同时,买上一张
曾经我是外企500强资深员工,如今我是烟台体彩05841站长;曾经我穿西服出入各五星酒店,如今我穿T恤守望30平米小店;曾经我对企...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